如何看待名校毕业生向二三线城市中学扩散
一位在高校工作的朋友,前段时间到一企业调研,认识一位搞材料成型的老爷子,七十多岁了,还在企业里返聘,精气神那叫一个好。 交流中得知老爷子是清华大学60年代机械毕业生,老爷子说当年来三线建设的大学生很多都是名校毕业,像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等大学毕业生,数量还不少。 好像是在年左右,国企改革阵痛,一大批重点大学毕业生离开二三线城市,孔雀东南飞,到深圳、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去了,同时,毕业生到二三线城市的越来越少。 虽然现在大学毕业生数量是60年前的几十、上百倍,却很少有清华大学、交大、哈工大的毕业生来二三线城市的企业工作。 本地的航空航天企业和科研究院所还可以招到一些北航、南航、西工大毕业生;效益好的国企还可以招到双一流毕业生,有本科生研究生;即便是上市民企,也就能招普通一本二本,很难招到研究生。 名校毕业生向二三线扩散,就是到江浙粤的二三线城市,东莞、温州、金华、宁波、常州、嘉兴、佛山、珠海等这些地方。 说白了,这些地方发展起来了,中学都招的到清北毕业生,温州中学、石门中学都赫赫有名,这些地方的企业也相对容易招到“华五”、“C9”大学毕业生,毕竟真有研发,人才来了能发挥所学专业,待遇好是真格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erbingzx.com/habwh/14975.html
- 上一篇文章: 对主城区实施临时管控措施哈尔滨市发布第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