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基层治理精准化水平,哈尔滨市道外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网格推进”,探索形成了“”网格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模式,立足“小网格”、融入“微服务”、聚合“大民生”,全面打造基层治理升级版。

织网定格,建强一个基层党组织体系,不断提升组织之“帜”

  因地制宜,把党组织建在“神经末梢”。制定实施了《道外区关于构建网格党支部组织体系引领城乡基层治理的实施意见》,将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等各类网格有机整合,重新划分为个网格,统一进行编码管理,织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庭院楼道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党组织体系。同时,通过建立党建联合体、党建联盟等形式,把网格内的物业、“两新”组织、驻区单位等党组织资源统筹起来,形成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功能互补的区域党建矩阵。

  因势利导,把区域党员聚在“责任田”。通过分级绘制网格地图,圈资源、划重点、标难点,明确网格党建“责任田”。重点摸清网格内所有党员底数,把各行业各领域党员全部“网”进党组织管理中,实行“抱团服务”。通过组建党员服务队、开辟党员责任区,开展“四进网格”“五民行动”等活动,引导在职党员了解民情进网格、解决问题进网格、改进作风进网格、服务发展进网格。探索了“陪你看蓝天”“一园四港”融合服务等模式,以及栾景通雷锋车队、洪润浩志愿者服务队等特色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参与网格治理、公益服务。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开展“亮身份、当先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筑牢疫情防控网‘红色行动’”等专项行动,在社区村屯网格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

  因格施策,把标准化体现在“示范点”。开展网格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按照“七有”标准,在全区建设标准化网格党组织;针对每个网格的不同特色,开展网格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组建区委组织部组工干部、街道领导班子成员、街道机关党员干部“三级网格党建指导员”队伍,采取“一点双包保”方式,打造22个网格党建示范点;开展网格故事宣传报道工作,开辟“网格小故事”专栏,及时挖掘总结网格员、物业企业、驻区单位发生在网格的“小故事”。截止目前已刊发“网格小故事”近百篇,多篇小故事被省市新闻媒体报道,在全区形成了   抓住“长”,建立一支优秀网格长队伍。各社区(村)党组织定人、党建地图定位、制度机制定责,由街道(镇)班子成员、机关干部担任网格指导员,由社区(村)党组织书记或“两委”成员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兼网格长,负责网格党建全面工作。“有事就找网格长”已经成为居民的第一选择。他们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无论是巧解邻里纠纷、排除安全隐患,还是站岗值守卡口、买菜送药上门等,网格长逐渐成为了居民的主心骨和贴心人。

  充实“员”,打造五支精锐网格员部队。“先锋部队”,组织机关党员、在职党员、退休党员等,建立党员突击队、党员示范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力部队”,进一步完善了名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三长”体系,实现“自家人”管“自家事”;“专业部队”,由物业公司承担起主体责任,让专业的团队干专业的事;“联合部队”,将市政、市容、市场监管、公安等区职能部门下沉网格的执法力量和资源,组成联动处置力量,实现属地单位与条块部门多方协作、一网联动;“机动部队”,通过宣传动员、党日活动、便民服务等形式,吸纳更多居民、爱心志愿者等,积极参与到网格公共事务和公益活动中。这五支队伍相互支撑、相互补位,已成为网格内随时发现问题的“眼睛”和及时处理问题的“触手”。

  抓住“责”,提升网格员服务管理效能。明确网格员职责和具体任务,建立了《网格员队伍日常管理制度》《网格员工作日志》等台账和制度,进一步规范网格员队伍管理。组建十个多月来,网格员积极投身到收集民情信息、排查矛盾纠纷、拆除私建滥建等重点难点工作,第一时间掌握社情民意、第一时间回应民生诉求、把好各类风险的“第一道关口”。疫情防控期间,全体网格员24小时在封控卡口站岗值守,把住每一道出入防线,深入每一个村屯、庭院、楼道和困难群众家里宣传、消杀,构筑起道外区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量体裁衣,建立精准服务四个“清单”,不断提升人民之“至”

  建立“职责任务清单”,与权责挂钩。进一步理清网格党组织具体责任,涵盖环境卫生、安全稳定、社会管理等18项内容,把该负的责任负起来,把该管的管住管好。同时,列出网格员职责清单,包括发现搜集报告问题隐患、采集基础信息、排查劝调一般矛盾纠纷、宣传发动人民群众等四大类30项责任,使网格员在具体工作时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

  建立“提供服务清单”,与需求对接。统筹各类资源优势,列出三项服务清单。其中,政府服务清单,将低收入家庭申请、零就业家庭审核确认等67项内容列入其中,由民政、人社等职能部门按照职责进行解决;社会化服务清单,由社会组织、爱心志愿者等公益团队为居民提供帮助或服务项目;市场化服务清单,居民购买由网格党组织提供咨询或指导联系的服务项目。通过服务管理清单化,整合基层服务管理资源,让网格服务有人管、管得住、用得实。

  建立“群众需求清单”,与行动相应。组织网格员定期深入小区、企业,走近居民,全面掌握实情,及时收集民情民意,了解和听取居民的意见诉求,在汇总梳理、重点走访后,结合网格资源,形成包含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如修理水电、修小家电、缝纫裁剪、法律咨询等内容的需求清单。并将“需求清单”变成“行动清单”,逐一进行解决,拉近党员与群众的距离,畅通服务群众渠道。

  建立“问题治理清单”,与成效验证。将网格内长期得不到解决、需要多部门协调联动的网格问题,列出年度工作重点,定人、定责、定措施、定时限,实行清单式管理、跟踪式推动、销号式验收,把“问题清单”变为“满意清单”。太平街道号网格把“小区物业管理难问题”列入清单,通过成立业主委员会、招募新物业等方式,调动物业公司融入网格治理,打造成街道的创城样板。

协调联动,健全三个微循环运行机制,不断提升基层之“治”

  以解事为根本,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实现闭环处置。制定实施《道外区网格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联动管理办法》,着重解决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网格内最常发生的环境类、安全类、稳定类、民生类等方面问题,促进网格内各街镇与各职能工作部门之间及时协调处置网格事件。广泛收集群众和企业闹心、烦心、揪心的各类问题,建立包含9个部件类和个事件类事项的“协调联动处理各职能部门任务清单”,形成问题发现上报、受理分派、联动处置、情况反馈、核查结案闭环处置流程,确保网格内社情民意实时掌握、苗头问题精准处置、群众诉求快速回应。

  以智能为手段,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实现路径畅通。将“互联网+”融入网格党建,打造道外区网格党建智慧管理平台。建立了区、街道(镇)、社区(村)、楼道单元四级“网格联动”   以考核为动力,建立激励奖惩机制,实现干有劲头。制定了《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工作运行制度》《网格员考评制度》,建立以工作实绩为前提、等级管理为手段,以岗定责、以绩定星、责权统一的网格员队伍规范化考评机制。同时,道外区委组织部将网格联动处置情况纳入区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监督管理考核内容,区委作风整顿办定期对网格问题协调联动处置工作进行跟踪监督、检查。每年度将在全区开展“最美网格员”评选活动,强化正面典型引领,营造全社会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erbingzx.com/habtc/10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