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常见名词解释三十条,复习必备
1、整体护理: 是一种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视护理对象为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的开放性有机整体,根据护理对象的需求和特点,为护理对象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全面的帮助和照顾,以解决护理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达到和恢复健康目标的护理观和护理实践活动。 2、护理程序: 是指导护理人员以满足护理对象的身心需要,恢复或增进健康为目标,科学的确认护理对象的健康问题,有计划的为护理对象提供系统、全面、整体护理的一种护理工作方法。 3、护理诊断: 是关于个人、家庭或社区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以及生命过程问题的反应的一种临床诊断。 4、环境: 一般概念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体。从广义上说,环境社会影响机体生命和生长的全部外界条件的总和。 5、医院内获得性感染: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探视者、医院工作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医院感染。 6、清洁: 是指清水及去污剂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及部分微生物。 7、护理管理: 运用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护理工作的诸要素人、财、物、时间、信息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8、个案护理: 一名护士护理一位患者,即由专门负责实施个体化护理。 9、功能制护理: 一工作为导向,将患者所需的护理活动,依工作性质机械地分配给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完成医嘱和执行护理技术操作。 10、小组制护理: 以小组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护理。 11、责任制护理: 由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按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整体护理,其结构是以患者为中心,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期间的所有护理始终由一名护士实行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制。 12、系统化整体护理: 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得方式。 13、素质: 是指人在先天的基础上方,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 14、生命体征: T、P、R、BP是生命维持的基本征候,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状况的指标。 15、体温: 是指身体内部的温度,又称体核温度。 16、体温过高(发热): 由于各种原因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17、稽留热: 体温持续高于正常,24小时波动不超过1度。 18、弛张热: 体温持续高于正常,24小时波动超过1度。 19、间隙热: 24小时体温波动较大。 20、不规则热: 发热物规律,持续时间不定。 21、体温过低: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减少或散热增加导致体温低于正常范围。低于35度称体温不升。 22、脉搏: 心脏是一个跳动的泵,它有规律的把血射入动脉,动脉管壁随着心室的舒、收缩而出现节律性的搏动,这种搏动可沿着血管壁传播,触诊时能感觉到有节律的冲击或轻叩,这种感觉成为脉搏。 23、脉率: 指脉搏的节律,是左心室收缩的反映。 24、心律不齐: 不规则的脉率。 25、缓脉: 指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低于60次每分钟。 26、速脉: 指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大于次每分钟。 27、间隙脉: 指在规律活不规律的脉搏中漏去一次搏动,脉率发生不规则、不均匀。 28、呼吸困难: 指病人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气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发绀、鼻翼扇动、端坐呼吸、呼吸肌辅助参与呼吸活动。 29、低血压: 血压低于正常范围且有明显血量不足的表现。 30、交替脉: 当心室的收缩强弱交替是出现强弱交替的脉搏。 来源:护考巴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erbingzx.com/habyw/13160.html
- 上一篇文章: 要命的腹痛胰腺炎
- 下一篇文章: ldquo成都确诊女孩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