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的野菜之王天下的第一山珍永平梅花
树上的野菜之王天下的第一山珍 ——永平梅花树头菜 树头菜,又名刺老苞、鹊不宿、雀不站、楤(sǒng)木、大楤根,有健胃、收敛、利尿及制糖作用,治疗糖尿病、肾脏病、胃肠病、胃溃疡、胃癌等有效。树头菜被喻为“野菜之王”、“第一山珍”,是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也是大理永平特色美食之一。 树头菜主要生长在当地海拔--米的地区,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北斗彝族乡梅花村是最适宜种植树头菜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梅花村在贯彻落实上级扶贫、脱贫攻坚政策中,坚持以生态兴村、产业富民,采取“村党总支部、村委会+协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加快树头菜种植。目前,梅花村种植树头菜达多亩,年产植近40万元。 (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梅花村树头菜苗销售联系人:茶先生,联系。) 有关资料 《滇南本草》记载:“刺脑包,又名刺老苞、鹊不宿。味苦、辛,性凉。入脾、肾二经。治风湿疼、胃疼,跌打损伤。 (附方)骨折,用鲜根捣碎,酒炒热敷。” 据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兰茂原著,于乃义、于兰馥、胡月英等整理的《滇南本草》介绍: 本品为五加科(Araliaceae)植物楤木(AraliachinensisLinn) 别名:刺老苞鹊不宿雀不站楤木树头菜大楤根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8米。树皮呈剥落状,粗糙而不平,有纵皱纹及横纹,并有散生坚硬针刺,外面灰白色至灰褐色,内面白色而光滑,折断面呈纤维状;小枝被黄棕色绒毛,疏生短刺。2-3回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40-厘米,叶柄密生短柔毛,有刺或无刺;小叶卵形,阔卵形或长卵形,长5-12厘米或更长,宽3-8厘米,先端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两侧不对称,边缘具锯齿,上面粗糙,下面有黄色或灰色短柔毛,沿脉更密、脉上常有刺。夏秋开花,大型圆锥花序式伞形花序顶生,长30-60厘米,花序轴长,密生黄棕色或灰色短柔毛,花梗细,长4-6毫米,有毛、基部有膜质披针形小苞片;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花瓣5枚,白色,三角状卵形,展开或向外反卷;雄蕊5枚;雌蕊1枚,子房下位,5室,花柱5枚,离生、浆果状核果近球形,直径约3毫米,具5棱,熟时黑色,顶端具5枚开展的宿存花柱。 生长环境生于山沟、林缘或林中。 全省各地均有分布。 药用部分根皮 附注除本品外,同属植物中还有二种,其根皮亦可入药,效用相似,其与本品区别为: 1.虎刺楤木Araliaarmata(Wall.)Seem.小灌木,高达3米。全株密被刺或刚毛。叶通常为三回羽状复叶,小叶片较少。滇西南有分布。 2.黄毛楤木AraliadecaisneanaHance形态与刺脑包相似,主要区别为灌木,小叶革质,卵形至矩状卵形,长8-15厘米,宽4-8厘米,上面有黄褐色绒毛,下面尤密。果球形,有5角。分布滇南及滇东南。 《纲木》卷三十六第页:“楤木,树顶生叶,山人采食,谓之鹊不踏,以其多刺而无枝也。白皮,气味辛,平。有小毒。主治水荫,煮汁服一盏,当下水。如病已困,取根捣碎坐之,取气水自下。又能烂人牙齿,有虫者,取片许内孔中,当自烂落。” 《本草推陈》第24-25页谓:“本药煎剂对肾上腺素有拮抗作用,主要系由胆硷产生。……树皮及树根均有健胃、收敛、利尿及制糖作用,治疗糖尿病、肾脏病、胃肠病、胃溃疡、胃癌等有效”。大理鸡足山民间,常以楤木嫩叶炖肉吃,治水肿。剑川民间用树头(嫩尖)治腹泻和痢疾。” 本品含楤木皂甙(dài)、鞣质、胆硷及挥发油等。楤木皂甙水解生成楤木皂甙元与葡萄糖醛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erbingzx.com/habyw/12848.html
- 上一篇文章: 梅花一树梅花一放翁
- 下一篇文章: 问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