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威海校区的主楼门前有两棵小松树,它的冠形很特别,树枝盘陀倔强,与主楼挺拔的气质很相配。这两棵小松树不是建楼后移栽的,而是在主楼建设前,甚至是在威海校区(分校)成立前就已经存在了。它究竟生长了多少年,没有人考证过。其实这是一棵松树分出了两条枝杈,盖主楼时填土埋了底部树干,看上去像两棵树而已。我是年7月调入威海校区工作的,由于之前也经常来威海校区海边做雷达实验,对这棵小松树并不陌生,几乎每天都看到它。这棵小松树见证了威海校区从最初的彷徨到走向成年的几个重要节点。

威海校区的小松树汽车学院搬迁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对大学异地办学一直持不同意见。为实现汽车学院搬迁威海校区发展的策略,在本部领导的支持下,威海校区多次到原国家教委的高教司、综合基础司请示,并得到了原国家教委副主任韦钰的接见,听取了我们关于汽车学院搬迁威海的论证。年10月24日,原国家教委正式下文,批准了哈工大汽车学院搬迁至威海、与哈工大威海校区合并建设的决定。这是原国家教委很罕见地支持大学异地办学的批文。第二年,年10月12日哈工大汽车工程学院正式在威海校区挂牌。哈工大李昌老校长、杨士勤校长和航天汽车总公司、威海市领导出席了挂牌仪式。《威海日报》以《宝驹配金鞍,好车入平川》为题报道了这一盛事。

年10月12日老校长李昌出席哈工大汽车工程学院搬迁威海校区挂牌仪式

威海校区的这棵小松树明白,从这个节点往后,饱受异地办学诟病的威海校区“合法”了,威海校区可以挺直腰杆堂堂正正办学了。

有限独立法人

年12月,我第二次来到威海校区工作,见到那棵小松树依然郁郁葱葱,格外亲切,但怎么建好威海校区却依旧困难重重。哈工大是个事业单位,哪有经费再办一所大学?哈工大隶属于国防科工委是历史的延续,怎么能说服他在山东办学对国防建设的必要性呢?山东经济发达,也欢迎哈工大来办学,但受体制限制,经费怎么能投到部属院校呢?校区的建设发展经费来源几乎走进了死胡同。

后来研究国外多所名校发展史,逐渐认识到,大学的建设权和管理权是可以分开的。远离哈尔滨的威海校区是否可以取得一个有限的独立法人资格,独立运作,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多方筹集办学资金呢?所谓有限法人,即校区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独立办学法人。学校的招生(尽管两个招生代码,但名额是本部转移的、学生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同本部完全相同)、教学科研等宏观管理权仍归本部,即对教育部还是一个户口,只不过在校区办学条件建设上独立承担经济上的法人责任。这一想法立刻得到了本部党委和山东省的支持。年7月威海校区通过山东地方政府上报,获得了国家事业单位管理局颁发的国家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在法律意义上获得了独立经营建设权。

威海校区从成立至此,经过17年的等待,终于突破了教育管理体制上的束缚,达到了可以满弓待发的状态。

办万人大学

威海校区取得法人资格后一个月,威海校区迎来了建校以来难忘的三天。

年8月18日,哈工大威海分校(这也是分校这个字样最后一次出现在正式文本中)以独立法人的资格与中国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签订银校合作办学协议,银行首期提供1.5亿信贷额度。哈工大李生书记、王树国校长、威海市宋远方市长出席了签字仪式。

哈工大九院士威海调研

年8月19日,威海校区举行了主楼及广场竣工剪彩仪式。同日下午召开了研讨会,论证了办万人研究型大学的可行性。黄文虎、刘永坦、马祖光等九名院士和哈工大常委领导出席了会议,为威海校区发展把脉。

年8月20日,哈工大常委扩大会议在威海校区现场召开,专题研究威海校区的发展定位问题。会议认为,威海校区的发展已经初步具备了重点大学的育人环境与条件,决定将“威海分校”更名为“威海校区”,办学目标与本部一致。建议加强与地方联系,把学生学籍由黑龙江转入山东省,密切省校合作,双重领导。确定本部每年划拨名招生名额到威海校区,将威海校区办成万人规模的研究型国际知名大学。当日下午,本部领导向威海校区全校教师通报了常委会决议。国防科工委高教司领导出席了会议,表示支持。

年11月25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以《名校办分校的启示》为题报道了威海校区成立17年“曲径通幽”的办学经验。

《中国教育报》报道威海校区经验

年12月8日,威海校区学生的学籍由黑龙江省教育厅迁移到山东省教育厅,同时确定学生的毕业证由哈工大统一发放,招生、毕业由山东省按国家政策管理。这样既摆脱了异地办学与高等教育区域化管理的矛盾,又体现了威海校区与哈工大是一个整体的办学理念。

威海校区党的工作归山东省高教工委威海市委和哈工大双重领导,山东省委副书记王修智、高教工委书记徐庆申先后来威海校区调研,热烈欢迎威海校区加入山东教育大家庭,说“可发现了个大宝藏”。国家和地方给高校的许多优惠办学政策得以落实,如重点学科扶持、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基金、泰山学者计划、贫困学生贷款等。威海校区受邀参加了山东省教育厅和高教工委的各种会议,在山东多所大学中排名跃居第4。威海校区加强了与威海市的联系,威海市委书记崔曰臣亲自审批了威海校区亩建设用地规划,同时减免建设配套费、土地征用补贴费万元。年山东省政府还特批了万元专款,用于威海校区研究院大楼的建设。

山东省委副书记王修智视察校区

威海市委书记崔曰臣研讨校区规划

为完成哈工大常委会提出的建万人大学的目标,威海校区开始以法人资格分批向银行申请贷款。经省、市两级银行严格把关审查并批准,征得本部同意,威海校区4年间共向银行贷款近6个亿。校区建设完全按照教育部现代大学办学标准进行,学生的宿舍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运动场、园林绿地拔地而起。威海校区跨省异地千里办学的成功模式是一个创举,引来不少大学前来取经。

年5月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威海市委书记崔曰臣、市长宋远方陪同下视察了威海校区,李长春校友看到威海校区变化很大,非常高兴,勉励全校师生“越办越好,越办越强,培养一流人才”。

年9月17日,威海校区举办了建校20周年庆典,国防科工委、省市领导、位大学校长、校内外多名院士、外国知名学者等多名来宾及全校教师和万名学生一起参加了庆典大会。哈工大知名校友还从北京请来了在天安门广场为国宾演奏国歌的解放军军乐团来到会场,奏国歌升国旗,更增添了校庆的隆重和庄严。很多国家重点大学的校长也盛赞威海一流的办学环境。上海交大叶副校长说,“名校办分校确实是个好经验。”

年省市领导、位校长、院士、外宾及师生参加了威海校建校20年庆典

年12月,国家教育部组织多位专家到威海校区进行教学质量调查评估,威海校区的成绩是“优秀”。至此,威海校区从简陋的办学条件艰难起步,经过全校师生和几届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使万人大学的目标终于变成了现实。

从建校20周年到35周年,又一个15年过去了,威海校区有了更大的腾飞,校园也更美了。

最近,有个威海校区毕业的校友发来了一幅画,按照记忆,他画出了20年前在威海校区学习时校园的样子。画中没有主楼,没有阶梯教室,没有广场,但我吃惊地发现,那棵小松树竟然画在了最显眼的位置。20多年都没有抹去的记忆,小松树和它顽强拼搏的精神已在威海校区学子们的心中扎下了根。

愿那棵顽强的小松树、威海校区和威海校区走出的学子们一起茁壮成长!

(作者乔晓林教授,先后于年7月至年2月、年12月至年11月两度担任哈工大威海校区校长。)

来源

离退休工作办公室

编辑

王天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erbingzx.com/habyw/12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