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小编给小伙伴们推荐一月份国内冬季旅游最佳地点:冰雪之国-哈尔滨,教科书式的介绍,补补地理知识,当然学霸可以略过~

地理气候

哈尔滨市位于东经°42′~°10′、北纬44°04′~46°40′之间,位于中国东北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是中国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大都市。哈尔滨的冬季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虽然气候寒冷,却到处可以看到与江南水乡迥异的雪地冰天,到处玉宇琼枝。加之具有当地特色的冰灯、雾淞、各项冰雪娱乐活动,游客会充分感受到冰雪赐予人间无穷的快乐。

历史

哈尔滨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源地,“哈尔滨”这个名字就是从满族语“阿勒锦”转化而来,意为名誉、荣誉。近代哈尔滨的兴起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也是最早具有开放意识,最先具有国际化特征的城市。多年前,随着中东铁路把远东的核心放在了松花江畔这个小渔村,它以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了起来。仅仅30余年,商市繁华,领馆林立,中外客商熙来攘往,它转眼就变成了“东方小巴黎”。20世纪初,哈尔滨就已成为国际性商埠,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这里,19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哈尔滨素有“共和国长子”之称。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成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迅速由一个消费城市转变为新兴工业城市。

艺术

冰雪文化

哈尔滨自来有冰城的美誉,她的冰灯、雪雕文化始于60年代初期,是在民间冰雪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以园林艺术为依托,以建筑和雕塑为表现手法,并于上世纪下半页,逐步发展成哈尔滨具有代表性的冰雪文化艺术。每年一届的冰雪节、冰灯游园会成为赏冰灯、雪雕的艺术大观园,流光异彩,美景纷呈。

食俗文化

哈尔滨市居民以汉族为主,其中多为山东与河北省移民。旧时的哈尔滨,外国侨民比例较多,其中俄侨占多数。外侨生活方式与习俗对哈尔滨人的文化、饮食习俗有很大影响。哈尔滨人旧时多以大饼子(玉米面贴饼子)为主食,现在仍有吃大馇子粥、小米饭和炖菜的食俗,受少数民族文化影响,当地人还喜欢吃黏糕、黏豆包、大列巴和红肠。

民族

哈尔滨居民以汉族为主,多为山东与河北省移民。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7%。其中,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是比重最大的四个少数民族。这些北方少数民族的衣着、饮食、生活等习俗深深影响着哈尔滨。

宗教文化

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地理位置造就哈尔滨这座具有异国情调的美丽城市,不仅荟萃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融合了中西文化。哈尔滨特有的历史,形成了哈尔滨多种宗教共存的宗教氛围,也形成了哈尔滨有着众多教堂建筑的城市风格。目前哈尔滨有宗教信仰的人较少,现有的宗教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东正教、道教等。

哈尔滨旅游小贴士

1、哈尔滨冬天的白天时长是7:30-16:30,所以需要白天玩的要选择这个时候,商场晚上20:30就全部关门,很多公交车19:00左右就会停运。出行要趁早。

2、绝对不要把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放在羽绒服外侧的兜内,不然穿的臃臃肿肿的被偷了也不知道。哈尔滨最容易被偷的地方就是火车站,秋林附近,以及服装城。在冬天,商场门口会有两个门帘,出入门帘时记得保护好口袋中的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

3、冰雪项目或各类娱乐设施,玩之前要谈好价钱,防止被坑。与冬泳者合照有可能是收钱的。

4、建议戴隐形眼镜,戴眼镜在哈尔滨玩不太方便,戴口罩或进入屋子时眼镜会起雾,而且滑雪时不太方便。

5、如果有学生证一定要携带,并充分利用好。哈尔滨很多经典景点的门票都不便宜,使用学生证可以使你省下一大笔。

6、东北地区室内外温差很大,冷热交替,极易感冒,所以最好带上感冒药之类的药品。

7、在气候严寒、干燥的地方,手容易起刺,嘴唇易干裂,需带上润唇膏或润肤品。

8、在零下几十度的哈尔滨,专业相机的快门会冻得开不了,如果带上专业相机,一定要注意机器的保暖。

最佳旅游时间

前往哈尔滨旅游,最佳的季节是以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此时,满目的银装素裹,虽然寒冷,却到处可以看到与江南水乡迥异的雪地冰天景色。所以小伙伴们,想去要趁早哦~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
口碑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erbingzx.com/habwh/9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