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医大二院第十七届ldquo42
北京怎样治好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60124/4763965.html 哈医大二院第十七届“4.26爱心日” 守卫心脏最后防线爱心护心从自身做起 年,哈医大二院“换心人”于文峰心脏移植术后已经健康存活了27年,继续领跑我国心脏移植术后存活记录。为了纪念哈医大二院首例心脏移植手术成功实施,铭记医学前辈为我国心脏外科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哈医大二院设立了“4.26爱心日”。今年第十七届“4.26爱心日”如约而至,作为龙江人民心目中关爱心脏健康的固定节日,永恒的主题为“关爱心脏,奉献爱心”,心血管疾病是可防可控的,人们都应关爱心脏健康,通过自身努力积极的改善心血管健康,重新焕发心脏活力。 哈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介绍,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负责向全身输送血液,保证全身器官和组织的血供,进而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心脏健康关乎全身健康。心脏移植手术是挽救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生命的终极解决方案,而心内科的职责是保卫心脏的最后防线,提倡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尽全力使患者不会到达终末期,守护住心脏最后一道防线。 哈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左2)和心内科副主任杨爽教授(左3)为正在接受ECMO救治的重症心肌炎患者会诊 在“爱心日”来临之际,55岁的王女士(化姓)在哈医大二院心内科ECMO团队的救治下重获“心”生。三周前,王女士因为一场小医院,在对症治疗不到一天后,王女士病情急转直下,突然昏迷、抽搐,经过详细检查考虑为重症心肌炎,被立即送往哈医大二院胸痛中心。医院后,王女士已经处于休克状态,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体外生命支持,命悬一线。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副主任杨爽教授立即带领ECMO团队对病情进行了详细评估,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团队争分夺秒,凭借娴熟的技术为王女士成功实施了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治疗。在被喻为人工心肺的ECMO开始工作三天后,一直恶化的病情终于有了转机,心率、血压和心脏收缩功能开始恢复及稳定,一周以后心功能好转停止ECMO治疗,目前撤机后王女士的状态在持续改善,重获“心”生。 据了解,ECMO是目前危重病学科最前沿、最高难度的技术项目,是最顶尖的心肺辅助治疗,是救治危重病人的重症治疗手段之一,主要用来支持心脏和/或肺部疾病导致的外周循环不稳定或者有创呼吸机下氧和差的患者,比如:重症心肌炎、急性心梗导致的心源性休克,肺栓塞,肺动脉高压危象期,重症肺感染等,也可以作为心脏介入期间的支持,比如高危PCI的术中支持,也用于心脏移植的过渡,为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带来希望。在年哈医大二院心内科ECMO团队完成了国内首例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在完全清醒状态下接受ECMO治疗,目前此项技术的应用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于波教授(左2)和杨爽教授(左3)对正在接受ECMO治疗的重症心肌炎患者病情进行讨论 于波教授介绍,哈医大二院心内科作为国家卫计委“十三五”时期百所省部级疑难病症诊治能力医院之一,承担了黑龙江省及内蒙古、吉林、辽宁部分地区心血管疑难重症的诊治工作。哈医大二院胸痛中心于年9月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年12月获得中国胸痛中心区域认证办公室资格,全国仅有4家医院具有这项资格,是长江以北唯一一家能够认证中国胸痛中心的办公室,并且为黑龙江省唯一一家胸痛中心示范基地。胸痛中心成立的初衷就是抢救治疗急危重症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保卫好心脏的最后一道防线。目前胸痛中心配有可以全部或部分较长时间替代生理心脏和肺脏的功能的ECMO(体外膜肺)、可以部分或完全替代心室功能的IMPELLA(人工心脏泵)、辅助心脏泵血功能同时增加冠脉和脑部供血的IABP(经皮主动脉球囊反博)、帮助失去意识患者呼吸的有创及无创呼吸机以及相当于人体肾脏的CRRT(床旁血液滤过)等抢救危重患者的先进器械,这些心内“重器”将在患者发生爆发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危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急危重病症情况下,争取一线生机,为医生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使“起死回生”成为可能。 专家提醒,保护心脏健康应该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群而言。而且伴有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疾病的人群更应注意对心脏的保护。心脏健康保护应该从自身做起,要有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包括充足睡眠、适度运动、规律饮食、情绪管理、戒烟限酒等;还有对风险因素的控制,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疾病会大大增加心脏的负担,诱发心血管疾病,相关疾病患者应注意遵医嘱积极进行治疗;此外是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伴有三高、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史的患者等。出现症状时,要及时医院治疗。 相关链接: 哈医大二院4.26“爱心日”的由来 29年前,生活在哈尔滨郊区,以卖猪肉为生的杨玉民被哈医大二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心脏已经扩大到正常心脏的三倍!胸腔几乎没了心脏搏动的空间,各科专家会诊认为,现在治疗这种病的惟一有效办法只有进行心脏移植。在经历了强烈的思想斗争后,杨玉民决定接受心脏移植。在年4月26日,当时的哈医大二院心外科主任夏求明教授主刀,为杨玉民成功实施了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供体心脏来自一名23岁的脑死亡患者。手术进行了4个小时,全院动用上百名医护人员,仅手术缝合就达余针,手术非常成功,一年以后,杨玉民回归社会,自食其力,并于第二年喜得“千金”。 在“换心人”杨玉民健康度过术后第十一年之际,即年,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专家和数十名在哈医大二院做过心脏移植的“换心人”联合向社会发起倡议,以当时国内存活时间最长的“换心人”杨玉民手术重生日为标志,设立“爱心日”,并向社会发起倡议将“4月26日”设立为“中国爱心日”。哈医大二院在每年4月26日开展义诊、免费手术、科普宣传等活动,旨在宣传普及心血管防病保健常识,提高公众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意识,采取医疗惠民措施回馈龙江患者,更重要的是宣扬“爱心”传递、关爱社会的医学大爱精神。 文|李华虹 曹玥 图片|科室提供 插图|均来源于网络 编辑|曹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erbingzx.com/habwh/12489.html
- 上一篇文章: 震惊全国哈尔滨医大二院给死者开药,一天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