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前后,今哈尔滨火车站附近(铁路街始点)住有一户姓秦的农民,这一带便叫做秦家岗。当年俄国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对这一带进行规划并开始建筑第一批建筑物时。将划入界内(包括秦家岗)的方华里。定名为诺威高尔特,译言哈尔滨新城或新市街,此便是新哈尔滨的由来。

但俄国人为什么把秦家岗这一带叫新哈尔滨呢?许多史书都没有正确的提及这一点,最近笔者翻阅清代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才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原来,位于马家沟和西香坊之间有一个村屯,叫哈尔滨。根据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史料记载,哈尔滨村早在道光二年,即年就已经存在了。最初,王尚德在哈尔滨松花江南岸沙滩上设立鱼圈,修造渔船,捕鱼贡鲜。哈尔滨村左岸松花江,右濒阿什河,地势平坦,土质肥沃,非常有利于农耕和捕鱼业的发展。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哈尔滨村规模出具,并有开设当铺者,可见这时哈尔滨村的商业也有了初步的发展。

哈尔滨村直到年中东铁路修筑前仍然存在。据年出版的《黑龙江省舆图》标示,在哈尔滨村周围还有四方台、顾乡约屯、马架子沟、田家窝棚、孙家店、喇嘛屯、三棵树等村名。另据《工商指南》记载。哈尔滨村大致处在马家沟于西香坊之间(今省政府一带)。现原址已经失考。

年6月9日俄国铁路工程人员到达哈尔滨后,在西香坊修建最初的火车站,由于这个火车站恰好接近哈尔滨村,便把这个火车站成为哈尔滨火车站。其周围(包括哈尔滨村)亦称为哈尔滨了(当时还没有称老哈尔滨或香坊)。后来于年在秦家岗建筑了第一批建筑物。秦家岗才称为“新哈尔滨”,而把原哈尔滨便成为老哈尔滨了。

从年的“哈尔滨城市和近郊规划图”来看,哈尔滨的规划重点仅限在新哈尔滨区和埠头区,那时新哈尔滨区和埠头区的区街规划方案就是当今哈尔滨南岗区和道里区的雏形,

傅家店区当时归属吉林省滨江县管辖,所以俄国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对此没有进行规划。

新哈尔滨区,在年规划时,其范围是:北至铁路街,南至马家沟河,大直街贯穿街区中心,延伸到东、西两头。新哈尔滨区的街道分布。一是以尼古拉教堂(俗称喇嘛台)广场为中心,主要街道:向北有车站大街(红军街)与铁路街相接,向南有哈尔滨大街(红军街)直至马家沟河,大直街也以广场为中心,分别向东、西延伸。二是以中东铁路管理局大楼(今铁路局)为中心,大楼以西的主要街道都以南、北方向呈放射状分布,由西到东有:砖街、作业班街(瓦街)、铁工街、木工街、教堂街(今教化街)、思想街(利群街)、货栈街和工程师街;大楼以北的主要街道又分别以西北、东南和东北、东南方向呈放射状分布,他们是满洲里街和松花江街。总的说来,新哈尔滨区的街道规划的特点是:大直街以北的街道呈放射状,而以南的街道排列呈方块状,整个街道安排的有条不紊。

年的规划和注重新哈尔滨区的绿化,在大直街与铁路街的中间,有一大片很大的街心绿地公园,“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占用修建了人防工程,后又建了北秀宾馆。当时,医院一带是成片的榆树丛林,现仍有许多早年保留的下来的古榆树,其中树龄超过年以上者有3株,他们是哈尔滨南岗区的历史见证。当年在新哈尔滨榆树丛中的民宅大都是中东铁路工程人员和管理人员(均是俄国人)居住的庭院式铁路房,风景相当优雅。当时俄国人没有在哈尔滨修建高楼大厦,比较大点的建筑物只有挤出,如中东铁路管理局大楼(今哈铁路局办公楼)尼古拉教堂(喇嘛台)等。

总之,俄国年对新哈尔滨区和埠头区的规划时很好的利用了哈尔滨的天然地理特点。埠头区有松花江作为它的水运通道,新哈尔滨区有哈大铁路线和绥满铁路线作为它的陆运命脉。

黑龙江省浩源地方文献博物馆









































白癜风初期症状表现
长春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erbingzx.com/hably/5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