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三中名师解析2018年高考试卷哈尔滨
作文回归作文本质减少“套路化”谷学锋哈三中副校长,语文高级教师,市骨干教师,全国语文作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省教学大赛教学能手今年的高考作文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材料或者说理论——美国数学家亚伯拉罕提出的“幸存者偏差”,阅读面广的孩子有可能读到并思考过。放在我国当今大力提倡“协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看,很有现实意义。从类型的角度看,这个作文回归了传统的材料作文,引导学生分析现象、抓住关键、探求本质、抽象提升得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这是高考作文的常见类型,尤其江浙上海题考得很多。如新课标二卷年的“做举手之劳的好事”,年的“尊重客观规律”。只是近年来我们的高考作文附加要求有点多,稍有“文字游戏”“套路化”的倾向,使很多孩子对写作形成了不太准确的认识,这也是很多人觉得今年作文难的原因——方向清晰但又不知如何表达概括。在审读材料环节,考生们一定提醒自己三点。一是紧扣材料,把材料中明示、隐含的有价值信息尽量都挖掘出来;二是全面把握,不可断章取义,随便抓一个词语写成话题作文;三是突出重点,一个材料解读的角度虽多,但最佳的、最能体现问题本质的角度还是存在的,考生们一定仔细审视:哪个角度才是所有信息的核心?哪个角度才是事件的关键因素?哪个角度才是出题者最希望我们探讨、现实意义最强的角度?在确定中心论点的环节,材料虽为西方的小故事,但与我国注重整体、注重均衡、注重防守等思想不谋而合。立意的指向也比较明确,“力排众议”“中弹少”“防护”“忽略”等词语基本表明了立意倾向。考生们选取材料强调的“防护易忽略的薄弱环节”这个核心,可以谈个人的健康成长、社会的发展进步、思维的全面透彻、真理的探求与维护等都是不错的角度。在构思的环节,由于作文的写作要求相对前三年明显减少了,考生们构思时只需按照传统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就很好。在选材的环节,孩子们迅速找到与材料相似的可用素材不是太容易。但视野一旦打开,孩子们会发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这个现象或者哲理的身影。比如,保健不能只注重心脑血管健康,我们天天使用但容易忽视的五官四肢也要注意防护;江河堤坝不能只注意干流防洪,也要注意支流泛滥;经济发展不能只注重GDP,也要注重国民生活幸福指数……所以,考生们日常生活中多思多看才是考场自如写作的前提。到了行文环节,考生的说理要深刻形象,表达要文从字顺,思路要逻辑清晰,字迹要令阅卷者赏心悦目,这些提升发展等级的方面做得越好,分数越高。所以,学生时代写作训练要持之以恒。总之,今年的高考作文紧密结合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紧密结合考纲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是一个比较好写、但写好也要投入很高“才力”的作文,是一个值得思考、值得探讨的好作文。语文题型换分值变试题加大阅读量李娟哈三中南岗校区高三语文组教师,中教一级教师纵观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可以用18个字来概括:题型换、分值变;明逻辑、考能力;重实用、近生活。题型换分值变今年的试卷依然由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语言运用和作文写作五部分组成,考查模块稳定,但在具体题型和分值上有些变化:第一,年试题中实用类文本阅读8题和诗歌鉴赏14题由年的双选换成了单选,分值由5分变成了3分。只要细心,难度不大。第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分值稍有变化,5题由5分增加到6分。试卷第一部分的现代文阅读由年的单一文本25分,到年文学类实用类全面考查26分,再到今年的28分,可见对考生阅读能力的重视。第三,年试题最大变化是在二卷语言文字运用方面。此部分由3道选择题和2道主观题组成。与年相比,题量大体相同,分值总体相同。但是年三题各自独立,有所侧重,而今年是针对一篇短文提出相应要求,注重综合性考查。20题和21题考查方式也更为灵活。明逻辑考能力今年的试题继续加大阅读量,考生的阅读能力、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是关键。今年的17-19题借助对短文语境的把握,题目的难度有所下降,但特别突出了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持续两年试题阅读量的增加,体现了高考全国卷重视阅读的倾向。20题和21题对学生语言能力考查和思维逻辑性有了更高的要求。重实用近生活年的试题继续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erbingzx.com/habls/16261.html
- 上一篇文章: 预防接种日我省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