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联人袁锐坚持和热爱是实现梦想的关键词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提起袁锐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并不熟悉,但说到网络作家“静夜寄思”,资深的网络读者就不会陌生了。从年开始,袁锐就以“静夜寄思”为名开始发表都市、玄幻、仙侠、科幻等题材的网络小说,作品总点击量超过十亿,是名副其实的“大神”。 世界读书日,袁锐配合九龙坡区文旅委分享创作经历和经典书籍 十八年来,他曾因网络文学的高强度创作得过种种职业病,也遭受过很多次作品销量低迷的状况,更曾遭受各种讥讽和质疑,不过他始终没有忘记写作的初心,尽管一路走来再苦再累,追逐梦想的脚步从未停歇。 十八年来,他创作了三千万余字的作品,出版简繁体书刊近四百本,可他却感叹:“十几年前刚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谁也未曾想到网络文学能走到今天。” 如今的袁锐,是一名网络作家、全国青联常委、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市网络作家协会主席……回顾网络文学创作之路,坚持和热爱是他的关键词。“为梦想迈出勇敢的一步,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在实现个人梦想的同时积极回报社会。”袁锐说得很朴实,做得也很扎实。 大山深处的文学梦 出生于湖南常宁大山深处的袁锐,儿时家中十分困难,是村里的特困户,父母靠务农拉扯家中三兄妹长大。他因为从小成绩优异,初中毕业被保送到了省重点高中——常宁一中,这在村里是前所未有的事,但父母却反对,老师和校长拼命做通了他们的思想工作,这才让袁锐有学可上。 高中三年,袁锐秉持着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念,考上了哈尔滨工程大学,成为村里第一个考上本科的学生。前往学校报到前,家里根本凑不齐学费,母亲东拼西凑只借来多元。当时母亲对他说,“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拿着这些钱买张火车票去学校看看,然后就去南方打工吧”。 从未出过远门的袁锐穿着短袖短裤、凉拖鞋到了哈尔滨,下了火车被冻得浑身发抖,心也凉了半截。关键时刻,学校报名处的“助学贷款”绿色通道让他摆脱了南下打工的命运,勤工俭学中心的主任也是袁锐的大四学长,他将自己过冬的衣服拿来给袁锐,还给他提供了勤工助学的机会。“很多次,我忍不住想要放弃学业。”袁锐修的是法律、工商管理双学位,上课和勤工助学、打工几乎占用了他的全部时间。袁锐回忆,幸好身边的老师、同学一直无私地鼓舞和帮助他,让他能够坚持完成学业。 大四时,为了写毕业论文,袁锐以元一个月的价格租了一台旧电脑。写完论文后,他开始在网上“冲浪”,偶然看到有人在网上发表小说。彼时,网络小说刚刚兴起,很多作者写个七八万字就写不下去了,评论区里到处是“催更”的帖子。身为“金庸迷”的袁锐坐不住了,“有些故事写的真是乱七八糟,我来写的话肯定比他们的故事精彩”。 就这样,袁锐开始尝试写网络小说,并很快有了不错的成绩。他写的校园小说两个月就积累了五千多个粉丝,他也顺利跟起点中文网签约。临近毕业,他在学校的旧书摊闲逛,偶然发现一本跟自己写的题材相似的小说,便随手拿起翻看,“当时我越看内容和故事越眼熟,最后发现竟然是我自己的小说被盗版了”。袁锐惊讶之余,也感受到了网络的力量。 5年,大学毕业后,袁锐来到重庆建设工业集团,这家老牌国企前身为年张之洞创建的被誉为“民族工业摇篮”的湖北枪炮厂(汉阳兵工厂),袁锐在公司任职法务,在家人眼里,他端上了“金饭碗”。可现实并非如此,国企的工作稳定,可工资却不高,每月除偿还大学期间的助学贷款外,并不宽裕。“每天见到那些四五十岁的前辈,仿佛就能看到几十年后的自己。” 这时,袁锐又重拾写作,他几乎将所有空闲时间都用来创作小说,既在网上发表,又给报刊投稿,以多赚稿费,也能让自己从一成不变的生活中暂时抽身。他的第一部小说《魔星》写了整整一年,共50余万字,虽然最终没有付梓,却让他找到了创作的快感。7年底,袁锐的女儿出生,家中经济压力陡然增大,于是他做出了从国企辞职的决定。“我想尝试一下全职写作,如果这条路没有走通,再去找其他工作。” 辞职之后,因为生活压力,袁锐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和写作当中,为保证连载更新,他每天至少要写字。在创作一部作品前,他会先给每个主要角色建立人物卡片,搭设故事框架,写完的文章要一再检查,保证没有错别字。 袁锐(前排左)在重庆市九龙坡区两会现场 还好,结果没有让他失望。他筹备大半年创作的第一部刑侦小说《终极警察》问世,点击量很快超过三千万。等他写到一百多万字时,网络文学进入了移动阅读时代,最终五千余万的总点击量,让袁锐步入了网络作家里的“大神”行列,这部作品还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名为《藏锋》。袁锐在网上火了,他依靠这本书的收入在重庆主城核心区买了房,用他的话讲,“终于真正地融入了这座城市”。 写作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年初进入到网络文学这个圈子,袁锐开始仅是单纯凭着爱好随意涂鸦。他沉浸在网络小说创作的世界里,《终极警察》一炮打响后,他又继续创作了《丹警》《警神》,被称为“警察三部曲”,总点击量已过十亿,他也成为了网络现代刑侦小说的代表作家。 创作警察题材作品时,袁锐没少下功夫。他的“警察三部曲”背景设在香港,他通过大量刷剧、做笔记,掌握了很多专业术语。为求细节逼真,他根据粉丝建议,买了一份香港地图,在小说中将街道、店铺的名称、位置一一还原,力求准确无误。他还特意去香港体验采风,几乎把每条街道都走了一遍。“很多粉丝看了我的小说都以为我是香港人,这说明我的功课没白做。” 在袁锐看来,创作警察题材,编故事不难,难的是还原案件办理的流程。“毕竟自己不是警察,没有亲身体验过,只能把一些相似题材的影视片段反复观看,也会找身边的警察朋友求证。”有时,读者会留言指出文中的错误,袁锐会第一时间修改。“这是网络文学跟传统文学最大的区别,因为传统文学一旦出版很难修改,但在网络上我可以马上修正。”袁锐十分看重他和读者之间的互动,这种相互的对话、交流、反馈能让他充分了解读者需求,更能把作品写到读者心里。 袁锐深知,写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年轻时生活阅历不够,怎么办,只能通过看书这种间接的方式弥补。”袁锐特别喜欢阅读,他家中书架上有三千多本书,几乎每天都要抽出四个小时以上的时间看书,只要自己看得进去的,都会如饥似渴地阅读,有时纯粹是为了精神世界的满足,有时是为了学习和借鉴。对袁锐的创作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有两位,一位是鲁迅,其尖锐深刻的文风以及强烈的忧患意识让他萌生了成为作家的念头。另外一人便是金庸,袁锐认为金庸创作的武侠小说中,完美地将周易、诗经、唐诗、宋词、元曲、茶道等诸多中华优秀传承跟历史事件糅合,给读者带来精神盛宴。“他的所有小说我全部看完了,而且反复阅读。金庸先生真的是通古博今,学识渊博。” 继“警察三部曲”后,袁锐又在玄幻、科幻等题材着力,攀上了新的高峰。他的作品《吞天》《药神》《星界守护》等长篇小说,在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受到广泛认可,是租售排行榜前十的常客,拥有自媒体粉丝数百万。他发现,网络小说并非公众想象的那样,必须走“暧昧”“撩人”路线才有市场,相反,即便没有色情、暴力内容,只要有好故事、有温暖的基调,就不乏拥趸。 近年来,袁锐更加注重现实主义题材,在兼顾市场效益的同时,有意地将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主旋律融入作品中,在保持作品轻松明快节奏的同时,倡导向上向善正能量;在描写小人物、小事件、小地方的同时,站在宏观的层面,衬托出大时代、大背景、大潮流。近几年,他围绕精准扶贫工作创作了长篇小说《有些人有些爱》,围绕乡村振兴创作了长篇小说《新英雄村》,分别入选了年、年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 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袁锐通过反复调研重庆的红色旅游景点,精读大量重庆红岩文化方面的书籍,围绕重庆大轰炸、隐蔽战线、育才学校等历史创作了革命题材小说《火种》。袁锐介绍,这本书以小人物在时代下的命运为切入点,展现在抗日烽火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热血爱国青年群像。这部作品此前已入选年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是三百多个选题中入选作品中仅有的五部网络文学之一,并被评为“重庆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由《火种》改编的电视连续剧荣获年“之江杯”中国视听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袁锐(左)跟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的一所大学签订文学合作协议 谈到《火种》创作与改编的体会,袁锐坦言:“我理解的主旋律青春化表达,就是以主旋律的思想内核为基础,多放一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erbingzx.com/habls/14610.html
- 上一篇文章: 赚和省东北下沉市场,如何经营酒店酒店投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