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年重庆市第十一届文化遗产宣传月期间,为引导公众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涪陵线上博物馆将分别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5月19日“中国旅游日”、6月13日“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分三期推出“走近小田溪,管窥王陵遗珍”线上展览。

涪陵,古称“枳”,这里曾是巴国国都,也是史书中记录的巴先王陵寝所在地。年至年,考古工作者对涪陵白涛镇小田溪战国巴人墓群进行6次清理发掘,出土文物余件,大量高级别器物的出土印证了《华阳国志?巴志》“…巴…其先王陵墓多在枳”的记载并非空穴来风。此次线上展览分礼乐生活、兵器工具、玉饰三个篇幅,带领大家走近涪陵小田溪“巴王”墓群。

礼乐生活器

小田溪遗址是重庆地区少有的几处大规模的巴文化遗址之一,是迄今为止全国发现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巴文化高等级贵族墓地。墓群中出土的错金铜编钟、虎钮铜錞于、铜鸟形尊等礼乐器,器型古朴,制作精美,是巴人青铜铸造艺术的突出代表。

编钟

编钟一直是古代祭祀和宴乐最隆重的礼器,此套编钟年出土于小田溪墓群,由14枚钮钟成套挂在木制钟架上,其中8枚饰错金蟠虺纹饰,钟架两边饰青铜虎头造型。

编钟、钲、甬钟

三者皆为乐器。顶端有柄的为甬钟,带钮的为钮钟。甬钟、钮钟或独立成套或混杂成套组成编钟。

铜罍

罍为商晚期至春秋晚期贵族用以宴会贵宾,礼仪盟誓的大型盛酒礼器。该罍溜肩鼓腹,弧形盖,顶部有四系,肩部四钮,上半部饰卷云纹、云雷纹等,制作精细,做工考究。

錞于

战国时期巴人的军乐器,以击打的方式节制军士进退,錞于上的虎钮为巴图腾。

错银铜壶

带盖酒器。直口,短颈,鼓腹,圈足,颈部饰一周卷云纹,肩饰对称,铺首衔环,腹饰三组变形卷云纹,圈足饰一周蟠虺纹,为巴人生活器具的顶尖之作。

铜罍

此罍为直口,溜肩,鼓腹,平底,三钉足,素面,肩部饰铺首衔环,器形高大。

釜甑

铜釜甑由釜、甑两种炊器组合而成,釜、甑部折沿,鼓腹,釜为圜底,三钉足,下釜上甑。甑内有圆形箅,箅上有长箅孔。釜、甑均饰辫绳立耳一对。

铜鍪

侈口,束颈,溜肩,鼓腹,圜底,带盖,一侧有辫绳状环耳。盖有一链与鍪耳相连,盖上饰卷云连珠纹一周,中心及边缘饰巴蜀图语符号。

俎豆夹组合

是一套用于祭祀、宴享器物的组合,俎为承载器,豆为盛食器,夹为取食餐具,体现了巴人上层社会的餐饮习俗和祭祀礼仪。

铜鸟形尊

此尊形制独特,鸟头高昂,曲颈向上,桃形双耳两背向的钩状冠,双目圆睁,喙上饰卷云纹,喙部下钩,嘴为圆流形,鼓腹,足上有蹼,扇形尾上翘。两颊饰卷云纹、鳞纹,耳内、面颊、颈部、腹前部、两腿饰鳞纹,其余部位饰羽鳞状纹,并嵌绿松石。

蛇形带钩

该器呈人手抓蛇形,蛇首回望,蛇身呈“8”字盘曲,人手臂下弯成钩,造型生动别致,是小田溪巴人墓群中出土的青铜衣饰配件精品

印章

出土印章为青铜质地,小巧玲珑,印文符号为巴蜀图语。

-end-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erbingzx.com/habls/13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