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人刘洋:第一个在五大洲都留有雕刻作
哈尔滨人刘洋:第一个在五大洲都留有雕刻作
他是前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导演,他说自己是一流的工匠,二流的雕塑家,三流的导演,不入流的主持人。年,刘洋的身影第一次出现在国际雕塑创作营,到今年为止,他已经创作了近50件雕塑作品,其作品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刘洋说,“雕刻是一个重工业”“(雕刻的时候)我们的身上那么脏,但我们的心是干净的,我们的头脑是聪明的。”“中国人认为柔软是可以战胜坚硬的,但外国人不那么认为,外国人认为谁拳头大谁赢,中国人认为水可以穿石。”在过去的五年里,游历了20个国家并参加了30多次国际雕塑创作营,并创作了10件5米以上的雕塑作品。年8月,刘洋将自己过去一年的雕塑创作经历记录下来,并完成了《刀锋上的行走》一书,中国著名主持人崔永元、敬一丹等人联袂推荐此书,崔永元还为这本书写了序,并在序中称刘洋为大师。对此,刘洋笑着说:“一个特别严肃的人称你为大师,你只能说真的是愧不敢当。”“小崔可能是开玩笑,他可能是表达你做的这件事情挺好的,挺令人开心的。”年4月,刘洋受邀赴澳大利亚,参加阿德莱德和格里菲斯举行的两届国际雕塑创作营,至此,刘洋成为了第一个在五大洲都留有作品的中国人。对于这次活动的经历,刘洋说:“挺意外的,我先前都不知道是什么材料。就给了像鹅卵石一样的两坨石头。我就干脆做了两个石头,打开了一部分露出来,像开翡翠一样。这样就像两个雕塑家敞开心扉在对话,我后来就改名叫‘两个雕塑家’了。”刘洋一直在山上工作,但每天还是有一大帮人来看他工作。“我一抬头他们就很开心,希望和我交流。”这一次主办方给了刘洋极大的信任,他们认为刘洋是一个值得信赖的艺术家,一定会有好的作品。所以从没有问过刘洋想做什么样的作品,就放心地请他来参加。刘洋认为,这样出来的作品才能是最令人满意的,最完美的。这种尊重在国内并不常见到。在游历了众多国家之后,刘洋发现,原来在雕塑创作过程中,从创作工具到创作主题,中国和外国有着很大的区别。在体会到不同国家的雕塑文化差异之后,刘洋,作为曾经的媒体人希望运用自己的号召力为各国之间的雕塑文化交流做点什么。从媒体人到雕塑家,刘洋扛着雕塑刀、锯锤斧走世界,和几吨重的石头较劲,用他自己的话说,雕塑家是“阳光下最男人的职业”。 格里菲斯创作营于今年5月成功举办,视频记录了刘洋老师雕塑作品的全部创作过程,从搬运石料到作品诞生,两台Gopro,14天,24小时,全程记录此次创作营的创作经过。好奇雕塑家是怎样创作的?进来看看吧~ 来源:澳洲中文台(aucntv)、国际雕塑创作营联盟(SSA-world) 刘洋:一把刀走天下 今天向大家介绍传媒梦工坊的荣誉班主任----刘洋老师。对于我个人而言,看完刘洋老师的介绍,只有一个字“哇”,两个字“哇塞”。感觉刘洋老师的经历充满了传奇,可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导师,正是我们传媒梦工坊的班主任。看着刘洋老师的经历,感受到了他与我们梦工坊的契合点。很多年前,念书、摆摊、白领、做蛋糕、蹬三轮、搞批发、做记者、跑体育、办报纸。 12年前,《实话实说》期间,深入西双版纳拍摄缉毒警察、吸毒者。贵州苗寨拍摄过乡村教师,此片人物,后来荣获当年的《感动中国》十佳人物。拍摄过航天员杨利伟,女排冠军、抗日英雄、无数演员明星,树上偷窥过野象,开笼子拍过老虎。 9年前,拍摄《我的长征》,天走遍半个中国,爬雪山,过草地,走在所有行军队伍的最前方,遭遇牦牛围攻、藏獒追赶,陷沼泽,一周徒步翻过五座雪山,遇暴雪、泥石流,三次出车祸。 7年前,拍摄《春节大联欢》走遍云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分头拍了将近70部MTV。 6年前,拍摄《滇缅碎忆》,在滇西拍摄近一年,又远赴美国、日本拍摄。 5年前,拍摄《老西藏精神》,五进西藏,在寒冬深入牧区,夜宿珠峰。 5年前,开始在国际做雕塑,率先在埃及、韩国、俄罗斯、台湾完成。 3年前、参加了一年九个国际雕塑营,亲手在以色列、土耳其、俄罗斯、法国、阿根廷、巴西、中国、尼泊尔、印度9个国家城市、公园完成公共雕塑,接受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南美最权威电视台采访、获尼泊尔总理颁奖。 1年前,出版关于旅行雕塑的畅销书《刀锋上的行走》,黄健翔,崔永元,敬一丹,仲满、和晶等名人纷纷作序,题跋。 如今,已经在世界五大洲20个国家完成大型公共雕塑。是目前在国际上最活跃的中国雕塑家(创作营雕塑家,亲自动手,和石头玩命,是最“爷们”的艺术家,被称为“石雕游击队”“刀锋战士”“刀客”。) 在这些年中,还玩票,主持过香港健康卫视的日播谈话节目《健康有道》,在新疆卫视、中央人民电台做评论员。在网易做专栏作家、拍摄微电影,服装设计大赛国际铜奖。 图为刘洋老师世界雕塑之旅(绿点) 职务国际雕塑创作营联盟秘书长 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虹基金顾问委员会委员 班夫国际山地电影节全球巡展中国站执行委员会委员 北京公共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国家二级足球裁判 网易专栏作家 电视节目主持人 电台、电视台评论员 简历-东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院 -黑龙江晨报,先后任编辑、记者、总编室副主任、文化体育部主任。 -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编导、编导组组长。 -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探路组组长、策划、编导。 -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春节大联欢》《慈善晚会》导演、策划。 -中央电视台《滇缅抗战》制片人。 -中央电视台《奋斗》《给你一个亿》总导演。 -健康卫视《健康有道》主持人 -北京卫视《私人订制》总策划 电视 《爱拼才会赢》获年度全国十佳谈话目 《钢铁脊梁》获中宣部一奖 《老西藏精神》中国广电协会纪录片一奖 户外 《我的长征》中国户外金犀牛奖最佳队 服装 《沙漠之狐》“武林衣秀”国际服装比赛优奖 《白桦林》“虎门”国际女装大赛奖 设计 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火炬设计第二名 著作 工具书《计算机系列丛书》(哈工大出社) 畅销书《刀锋上的行走》(中国水利出社) 图为刘洋老师著作《刀锋上的行走》 雕塑国内奖项 《风雪丝绸路》第十届哈尔滨国际雪雕赛 《新起点、新高度》入选北京奥运雕展 《不、不、不、不…但是》第二届中国雕刻节二奖 《对襟与斜襟》入选中国“传统与现在雕展” 《防线》第六届全国体育展 《东方神鹿》入围奥运景观雕展 《我家住在》第四届中国雕节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中国广饶雕塑创营 《给我一个杠杆,我能撬动地球》第七届蓝色空间雕展 《眼保健操,现在开始》首届“中国动力”国际雕塑年展 《最后的晚餐》天津三溪塘国际雕塑邀请展 《我的长征》滨州全国城市雕塑展 《跑得贼快》第七届全国体育美展 《好吃看得见》第五届中国雕刻艺术节三等奖 《我的家在东北》《我的奋斗》亚洲艺术博览会 《我的长征》《防线》中国雕塑杂志提名展 《羊毛出在羊身上》中国哈尔滨国际木雕创作营 《向前进、向前进》中国唐山雕塑创作营 《价钱好商量》中国现当代木雕大展 《高山上的世界杯》第一届中国铜陵国际铜雕艺术展 《金甲银甲》中国台州城市雕塑创作营 《我的奋斗》中国国际雕塑年鉴展 《我的衣服破了一个洞》第六届中国雕塑节 《我们一起走》国家大剧院雕塑展 《大年初一头一天》苏州城市雕塑方案展 《奋斗》第二届中国铜陵国际铜雕艺术展 《有文化,没文化》林州当代艺术展 《人生如戏》中国雕塑年鉴展 《放生》第三届即墨雕塑创作营 《我的一个雕塑搬走我的第二个雕塑》福建平潭雕塑创作营 《奔跑吧,兄弟》第一届即墨致尚国际雕塑创作营 图为德国报纸报道刘洋老师 雕塑国际奖项 《被俘的石头》韩国保宁国际石雕创作营 《我的一个雕塑搬走了另一个雕塑》SODIC国际金属雕塑研讨会 《我们在一起》第四届奔萨国际雕塑创作营 《防线》第二届Benq国际雕塑艺术展 《红与白》第22届“石在加利利”国际雕塑研讨会 《庄稼熟了》第二届Komurcuoglu国际雕塑研讨会 《我们一起跳舞》第十届大分亚洲雕塑展 《扛起来就走》第五届奔萨国际雕塑创作营 《做个好梦》“taches/taches-2”国际雕塑创作营 《蓝与白》第六届罗尔丹国际雕塑创作营 图为巴西报纸报道刘洋老师 刘洋,热爱自由,年以来,背着雕塑工具开始行走国际,在世界各地建设雕塑,传播着中国的文化。在4年的时间,他已经在世界的20个国家完成30件公共雕塑,成为当地公共艺术一部分。如今他已是世界雕塑创作营领域最出名的中国雕塑行者。在世界各地升起五星红旗,让世界知道中国的软实力。他在他的雕塑上刻下“到此一游”他说要做个受欢迎的中国人。这是一个中国梦。应当地邀请,远赴墨西哥参加当地的雕塑活动。每次在国外,刘洋都会带上中国的酒与世界的朋友分享,还会烹饪一些中国菜,给各国人传授太极拳,虽然这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传艺,却是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在那样的夜晚,一定是属于中国的。建设雕塑的过程,注定是艰苦的,硝烟、鲜血那是常有的事情。在以色列被巨石砸掉了指甲;有危险,武装人员的拦截;有浪漫,海滩浪漫的桑巴;和塞尔维亚的朋友见面那一曲“啊,朋友再见”男人间的友谊让人荡气回肠。在每一个他的雕塑上,都刻上“到此一游”,这是一种行为的艺术,他想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告诉别人中国人是好样的,艺术好,品行高。这是一个人生传奇。这是人数极少、鲜为人知的一群雕塑行者。在这个拜金的社会,显示出中国人的艺术梦想,体现人生的价值。传播中国文化,几百年后他的雕塑依然可以在世界传递着中国人的精神。来源:传媒梦工坊(CCTVDreams) 新闻+1 黑龙江晨报:原本报记者刘洋新书《刀锋上行走》首发 以下视频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他,是雕刻家,是作家,也是记者,他就是——刘洋。曾经被崔永元唯一称赞为大师的老部下,也是本报走出的一名优秀记者! 日前,他的《刀锋上行走》新书发布会在北京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隆重开幕。该书由晶读策划出品,特邀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青年时讯等多家媒体鼎力协助。雕塑家刘洋首次走进公众视野,揭开他不为人知的雕塑往事。 新闻1+1 黑龙江晨报:“刀客”刘洋上演冰雕“快闪” 7日下午,哈市中央大街冰灯艺术馆门前聚集了数百游人,他们一会爆发热烈的掌声,一会发出惊叹声。人群中一位头戴墨镜,身穿连体工作服,手拿电锯的人在这个时晴时雨的夏天,用电锯雕凿一块晶莹的冰块吸引了人群的围观。 这正是国际雕塑大师刘洋,在家门口上演的一场冰雕“快闪”秀。 国际雕塑创作营联盟秘书长刘洋,刚刚结束俄罗斯的创作,又应约在武汉大学进行专题讲座后赶回家乡,利用短暂休息时间,为“冰城”策划了这场活动。他把这个冰雕作品命名为“窗外”,透过夏日炎炎用刀具打开的窗口,看到的一切都是新奇的。 “冰,是哈尔滨的一张名片,夏天能在中央大街冰灯艺术馆看到冰灯是市民和游客的幸运,我之所以做这次冰雕,就是要把冰这张旅游名片做大。今后还会邀请外国的雕塑大师来这里创作。”刘洋说,“我接下来还要马上去芬兰、阿尔巴尼亚、西班牙,年底还要去印度,我每到一处都会宣传我的祖国、我的家乡,这次的冰雕活动也要传给他们。” □本报记者王铁男文/摄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尝试猜您阅读兴趣,智能抓取推荐,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目前尚处试运行,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或涉及版权问题,敬请给本鍖椾含涓鐧界櫆椋庡尰闄㈠垬浜戞稕鐧界櫆椋庢渶濂界殑鍖婚櫌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erbingzx.com/habjy/1953.html
- 上一篇文章: 哈尔滨人28号可别满哪儿得瑟了,消停搁家
- 下一篇文章: 哈尔滨东北肝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