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去哈尔滨旅游,一定要吃的美食
“大列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哈尔滨侨居的俄国人特别多,对面包的需求量也特大,当时不少商场有卖大列巴的,久而久之,很多中国人也开始食用大列巴。 阿城在提到哈尔滨的大列巴时,形容的很有意思:“在这样的饮食环境当中,在这些洋人的影响与怂恿下,许多中国人,包括我和我的父辈们,即早期哈尔滨人也渐渐地开始喜欢品尝这些食品了。他们学着洋人的样子,不知缘由地在大列巴抹上奶油、果酱,奢侈一点的,再抹上大马哈鱼子酱,这样子吃了,边吃边喝着啤酒,或者牛奶,或者格瓦斯。久而久之有感情了,恋人似的,分开久了,还很想念它们。” 有句俗语这样形容大列巴,哈尔滨一大怪,大面包像锅盖,不得不说,非常形象,大列巴的直径达25厘米以上,每个约2.5千克,又大又重。 大列巴的味道有些微酸,一开始吃可能会不习惯,但就这股酸味,正是纯正大列巴的证明,我还挺喜欢吃这种微酸味道的大列巴,不过可能有人不太能接受这种味道,到了哈尔滨可以买一点尝一尝,再决定要不要当特产买回家。 红肠哈尔滨红肠,这个非常有名,是一种俄罗斯风味的欧式肠,原来一般是作为大面包佐餐,这种用传统原木熏制的红肠,吃起来香味特别浓,油而不腻,咸淡适宜,吃起来满口留香。 关于红肠的历史,最早是在年,由一个叫“爱金宾斯”的技师,把包括红肠、干肠、小肚等许多品种的红肠制造技术传到中国。 除了红肠,哈尔滨还有一种比较粗的茶肠,里面放有花椒粒和豌豆等,这种也很受欢迎,但外地朋友最熟悉的还是红肠,可以尝尝这种茶肠。 马迭尔冬天到哈尔滨旅游,必须要体验的一个项目,就是在零下气温的街头,吃马迭尔冰棍,不过冬天吃要注意,嘴巴不要被冰棍粘住哦。 马迭尔冰棍吃起来“奶味浓”,“很香甜”,可以说是哈尔滨最知名的冷饮之一,每次去中央大街那家店,几乎都要排队,可见火爆程度。 格瓦斯非常喜欢哈尔滨的格瓦斯,它是一种用面包干发酵酿制的饮料,含有低度酒精,颜色有点像啤酒略微呈现红色,喝起来有一种发酵的味道。 这种用面包干发酵的格瓦斯,虽然有低度酒精,但几乎喝不出来,酒精含量只有1%左右,可以放心喝,不用担心喝醉哈。 炖菜炖菜可以说是东北一大特色,菜量大,味道香,很实惠,哈尔滨炖菜的特点就是体现在食材本身,烹饪与调料只是辅助,并不用放太多调味料。 常见的哈尔滨炖菜有,鲶鱼炖茄子、得莫力炖活鱼、雪里蕻炖大豆腐、小鸡炖蘑菇、排骨炖豆角、猪肉炖粉条等。 熏酱熟食之前去哈尔滨,吃了熏酱熟食,那叫一个香啊!在哈尔滨市内,有很多熏酱小馆,这种熏酱菜简直是下酒神器。 酱脊骨,熏鸡脖,熏猪手,松花小肚,粉肠,熏鸡骨架,鸡翅尖,鸭舌,粉肠,熏酱搭配啤酒,完美地撑起哈尔滨人的冬天。 冰糖葫芦冬天的哈尔滨,冰糖葫芦是一大特色,整个室外零下的气温,宛如一个大冰柜,给各种各样的冰糖葫芦保鲜,五颜六色的糖葫芦,种类丰富,有山楂的,猕猴桃的,草莓的,香焦的,各种各样,应有尽有。 锅包肉锅包肉这个太有名了,锅包肉这道菜,清光绪年间,始创自哈尔滨道台府府尹杜学赢厨师郑兴文之手。 哈尔滨作为锅包肉的起源地,到这里去肯定是要尝一尝的,锅包肉原叫锅爆肉,炸好的锅包肉色泽金黄,吃起来外皮酥脆,味道酸酸甜甜。 俄式西餐哈尔滨的饮食文化丰富而包容,除了锅包肉、炖菜,还有大列巴,红肠,格瓦斯等,这里面还有一个不得不提,那就是俄式西餐。 在作家阿城笔下,曾这样记录,“几乎哈尔滨所有的原住民都在西餐馆吃过西餐。这几乎成了该城市的一个不成文的传统,他们会不定期地光顾这些地方。 大凡来了外地朋友,作为哈尔滨人大多都会请客人到这家西餐厅去嘬一顿。吃吃那里的串烧羊肉,奶汁肉饼,牛排和猪排,喝生啤酒。这种事已经成为哈尔滨的时尚了。无论是孩子考上了大学,或者同事朋友晋升了职称,都喜欢到这里庆祝庆祝。 吃过了喝过了,一伙人鱼贯而出,到对面的那幢典型的法国式建筑的马迭尔宾馆的冷饮厅,吃吃那儿的冰镇酸奶、热咖啡之类。吃过之后,有兴趣,再去逛逛秋林百货公司。” 阿城的记录,充满了画面感,到哈尔滨旅游,不妨去尝尝几乎所有哈尔滨原住民都吃过的俄式西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erbingzx.com/habjy/11694.html
- 上一篇文章: 哈尔滨旅游详细攻略
- 下一篇文章: 哈尔滨旅游什么时候去最好,圣诞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