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

Cafe巴拉斯的记忆

01《“女特务”瓦莉娅的故事》

哈尔滨作为东北亚的交通枢纽,解放前一直是多个国家、多种势力活动的城市。在这样一个城市,曾发生过许多震惊中外的大事。因此“特务”一词在这个城市里变得更为触目惊心。

解放初,特务活动仍然猖獗。年11月7日清晨,一位渔民在松花江边的“江上俱乐部”西侧发现了一具女尸。死者是哈尔滨市文教局秘书赵洁珊,按死者笔记本里的线索,找到了市参议会秘书室女职员邵玉魁,由此引发一起震惊全国的“特大潜伏特务组织案”——哈尔滨市邵玉魁乙号案件。

年该案被拍成故事片《徐秋影案件》,在全国播放。女特务徐秋影的美丽让人不能忘记。曾经相传,瓦莉娅和赵洁珊、邵玉魁一样,是当时哈尔滨四大美女之一。70年代以后,电影《黑三角》也和瓦莉娅联系起来了,据说电影里的女特务就是以瓦莉娅为原型创作的。《“女特务”瓦莉娅的故事》一书,讲述了她充满传奇的人生历程。

02托里亚,你在哪里?

瓦莉娅的父母都是朝鲜族人,他们从海参崴来到中国的东北,瓦莉娅出生在中国,她的朝鲜名字叫韩明禧。瓦莉娅在哈尔滨俄侨办的学校读书,她的俄语说得比朝鲜语还流利。

1945年,瓦莉娅在朝鲜民族协会做秘书,和初恋男友托里亚正在热恋中。8月15日,她和托里亚相见的时候,情绪有些激动,因为日本天皇宣布战败了。托里亚挽着瓦莉娅的手轻轻地说:“苏联红军来了,我们该结婚了。”这样朴实的求婚,让瓦莉娅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可是,苏联红军对那些和日本人紧密勾结以及有牵连的俄侨是不会放过的,过了几天,托里亚和他爸爸就被带走了。托里亚的被捕大概是因为他在日本人开的公司做事,他的爸爸曾经为日本人写过文章。

8月23日,瓦莉娅如约来到了哈尔滨火车站——她和托里亚约好在这里见面。可是直到天黑,还没见到托里亚的影子。那天,她第一次尝到了等待的滋味。后来,托里亚回到苏联后,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他在那里做苦工,最终活了下来,并且结婚了。1989年,瓦莉娅和托里亚在哈尔滨重逢。那一年,瓦莉娅66岁,托里亚70岁。

03又一个托里亚

新中国成立后,瓦莉娅在哈工大当俄语秘书。在校运会上,瓦莉娅邂逅了另一个“托里亚”。“我叫王维嘉,也叫托里亚,是工业大学的体育老师。运动会结束后我送你回家好吗?一定等我!”他那阳光般的微笑,让瓦莉娅觉得他们会有一段故事。

可是,他已经结婚了。妻子是一个朝鲜和俄罗斯的混血儿,有一个儿子。但是,他们夫妻的关系很不好,他的妻子在外面有恋人。王维嘉和瓦莉娅的事她很快就知道了。但是,她对他们俩的事基本不管。

“开始我不习惯,有些害怕,他毕竟是一个结了婚的人,许多人批评我和别人的丈夫在一起。”瓦莉娅很坦诚地说。“那时我很孤独,爸爸妈妈都不在哈尔滨。”瓦莉娅觉得很寂寞,她渴望一种关怀和依靠。于是,他成了她家的常客,她会给他做饭吃,像妻子一样。她突然有了一种家庭主妇的感觉,他们的爱情就这样悄悄地发芽了。她觉得,自己应当告别过去,尽管这样的告别有些冒险。

她对自己身边的这个男人充满着幻想和期待,觉得他能够让自己成为一个妻子和母亲。她天真地等待着王维嘉和妻子离婚。“他的话很少,就是用行动缠着我,像我的影子一样,让我没有机会和别人好。我很苦恼,他在我面前痛哭过很多次,说他无法摆脱家庭,也无法娶我。”可她不知道,这一等就是10年。然后,瓦莉娅被送进了监狱。又过了10年,她出狱了,王维嘉的妻子也去世了,他们又见面了。但是,王维嘉已经是别人的丈夫了。

05黑色轿车把她带走

当了一阵俄语秘书,瓦莉娅又被调到黑龙江省歌舞团弹钢琴。成了“文艺界人士”后,她有机会和省、市领导接触。那是一段快乐的日子。瓦莉娅已经40岁了,但她还像孩子一样贪玩。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瓦莉娅的父母还是“无国籍人士”,他们想回到世代居住的海参崴,瓦莉娅也准备一起回去。然而,去苏联领事馆签证时,使馆人员却说服她留下,理由是:“会弹钢琴的苏联人都回国了,我们需要你留下来教我们的孩子。”1964年夏末的一天,瓦莉娅被一辆黑色轿车“请”到了哈尔滨市公安局,从此开始了她的铁窗生涯。

1964年8月28日,团里派瓦莉娅去吉林省图书馆当一个月的打字员。那天晚上下着大雨,瓦莉娅在车站等车,一辆黑色轿车悄悄地靠近了她,把她带到了哈尔滨公安局。审讯开始了。“你到苏联领事馆去了几次?”“3次。”“他们给你什么任务了?”

瓦莉娅瞪起了眼睛:“任务?没什么任务啊。他们就讲了苏联的情况,他们想让我做他们的钢琴教师。我说,我是要尽快去苏联的,他们还劝我不要着急。这是什么任务?奇怪了。”“你为什么要出国?苏联方面已经了解了你家庭的情况,他们就是要利用你们这样的人当情报员。”瓦莉娅突然想起来了,她“哎呀”了一声说:“火车要开了,为什么还不让我走?”四周的人被她的神情激动了。他们不懂俄语,以为她招供了。他们一起向翻译望去。在翻译的帮助下,他们弄明白了,她还在做梦,以为自己能去外地出差。他们说:“没关系,明天也可以走的。”

瓦莉娅天真地以为,他们问过几个问题之后就会让她走了。她没把事情想得那么严重,也没想到自己一踏进这个门槛就是十年。她不知道,这时公安厅已经把她作为特大案件对象进行侦查和审理了。

06你怎么矮了18公分?

无休止的审讯和等待让瓦莉娅几乎发狂,她甚至想要自杀。后来她在监狱的“放风”队伍中,惊讶地发现当时的省长李范伍、副省长欧阳钦……她不知道,外面“文革”的熊熊烈火正席卷整个神州大地。也就在监狱里,她开始学起了汉语。在监狱中呆了8年多之后,瓦莉娅才等来了宣判:判处有期徒刑10年,罪名是“苏修特务”。

狱中的艰苦生活,让她的身体每个关节都被疾病严重损伤,她走路的样子有些可笑:佝偻着身子,一步一步地往前蹭。那个走起路来像一阵风似的,轻盈、飘逸、美丽的女人哪里去了?

门开了,妈妈走进来,瓦莉娅睁大眼睛盯着妈妈。快十年了,多么漫长的光阴。妈妈用俄语轻轻地问:“瓦莉娅,是你吗?”她不相信眼前这个矮小的、头发苍白的、掉了门牙的女人就是自己的女儿。这时瓦莉娅不能说话,不敢说话,只要一开口,泪水会一下子涌出来。那就糟了,妈妈会立刻被拉走,她再也见不到妈妈了。“妈妈!”她喊不出声来。妈妈的嘴角微微地抖动着,“孩子,是你……”瓦莉娅只能无声地点点头。

泪就这样在她们母女心中流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屋里静得能听见她们的心跳。妈妈:“瓦莉娅,你为什么矮了?”“我得了风湿性关节炎。”瓦莉娅说。

瓦莉娅刑满后,被“释放”到了一个劳改农场。当年身高1.68米的她,出狱时变成了1.50米的佝偻妇人。她想请假回去看母亲。管教干部说,回家可以,可得结了婚再走。她答应了,只要能回去看母亲,随便怎么都行。管教干部把一个麻脸的劳改犯介绍给她,于是他们去登记结婚。这年她53岁。

1977年恢复高考,不少年轻人找上门来,请求瓦莉娅辅导俄语,也有要学英语或日语的。从此,瓦莉娅成了“老师”,一发而不可收。多年来,她教了三千多学生,他们的足迹如今已遍布海内外。1980年,瓦莉娅得到了“宣告无罪”的平反书。1987年,她被黑龙江省文化厅授予“优秀离休老干部”的称号。当历史还给她清白的时候,她已经是个年近六十岁的人了。瓦莉娅从监狱出来以后就开始以为别人补习外语为生。熟悉她的人说,在二十多年里,有几千名学生跟瓦莉娅学习过,这些学生目前很多都在国外。

07俄侨记忆中的瓦莉娅

也许因为瓦莉娅的父母都是俄侨的原因,她对在哈尔滨市生活的俄侨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2月8日,记者见到了在哈尔滨市的一对俄侨兄弟中的哥哥———安道诺夫。他给自己起的中文名字叫郭力,熟悉他的人都叫他郭利亚。他讲起了他们家与瓦莉娅的友谊。

郭利亚出生在俄罗斯,6岁时随父母来到哈尔滨。当时在哈尔滨的俄侨很多,并且有一个固定的社交圈子。郭利亚的母亲在一所学校里教音乐,后来俄侨开始大批离开哈尔滨,郭利亚的母亲也失去了工作,他们的生活陷入了窘境。

郭利亚回忆,当时的粮食是配给制,而俄罗斯人的主食又以面包为主,所以家里的白面经常只够吃半个月的,这个时候都是瓦莉娅给他们家送来白面以解燃眉之急。瓦莉娅每个月都给郭利亚的母亲送来一些钱,帮助他们渡过生活的难关。郭利亚回忆说,那时母亲每个星期天都会带他和弟弟去瓦莉娅家,而去瓦莉娅家也是他们哥俩最高兴的事。瓦莉娅家的院子里长了很多果树,瓦莉娅用果树上结出的果子做成果酱,每次他们哥俩去的时候都可以饱餐一顿,不仅如此,在瓦莉娅家还可以吃到奶油,那个时候奶油在哈尔滨可算是稀罕物,他们小哥俩只有在瓦莉娅家才能吃到。

随着时光的推移,郭利亚他们长大成人了,但瓦莉娅一直坚持每个月都给郭利亚的母亲送钱,直到他母亲年去世。郭利亚说,得到瓦莉娅照顾的俄侨不止他母亲一个人,现在仍然健在的已经90多岁的俄侨夫洛夏每个月都会按时收到瓦莉娅送来的食品和钱。有一次,瓦莉娅生病了起不来,她给郭利亚打电话让他到她家来一下。郭利亚以为是找他帮忙护理,可是瓦莉娅却拿出元钱,让他去买一些蛋糕和青菜给夫洛夏送去,将剩下的钱也一并交给夫洛夏,告诉夫洛夏这个月不能去看望她了。

08我是地地道道的哈尔滨人

尽管年轻时遭受过冤狱之灾,但瓦莉娅对哈尔滨这座城市仍充满感情。今年三十多岁的杨洪涛是瓦莉娅的俄语学生,也是瓦莉娅的助手,他经常陪同瓦莉娅参加一些活动,对老人的“外交”活动非常了解。

杨洪涛说,每次有外国友人来看望瓦莉娅的时候,瓦莉娅都会领着他们游览我们的这座城市,让他们感受哈尔滨的变化,但她却很少提起曾经受到的冤屈,因为她深爱着这座城市。

一次,一位老侨民从国外回来看望瓦莉娅。杨洪涛从他们的谈话中得知,来看望瓦莉娅的这位外国老人,小的时候也随父母住在哈尔滨,和瓦莉娅还是儿时玩伴。当这位外国老人知道瓦莉娅一直是一个人在这个城市里生活的时候,他希望在他回国的时候,瓦莉娅也能同他一起回去。可是瓦莉娅却告诉这位外国老人,她现在有很多的学生,她爱这些学生,这些学生也离不开她,所以她不能走。

瓦莉娅在俄罗斯的弟弟和侄子曾多次想将她接到俄罗斯去居住,可是都被她拒绝了。瓦莉娅还有一些居住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朋友,也都曾表示过要将她接去过优越的生活,也都同样被瓦莉娅拒绝了。瓦莉娅曾对她的朋友们说过,“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哈尔滨人,我对哈尔滨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我离不开这座城市。”

写在后面:其实瓦莉娅父亲的故事更加传奇多彩,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哈尔滨这座生来包容的城市承载了太多瓦莉娅和她父亲这样的传奇人生。如果你对这座城市的那些奇异的过往有稍许兴趣的话,周末可以抽时间去看看,看看这座城市的精彩……

瓦莉娅.韩:哈尔滨四大美女之一,她的一生就是传奇!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比较见效
山东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erbingzx.com/habbk/9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