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心理咨询孩子的独立从与父母建立
一句“再不生你都要绝经了”立马让一位东北大妈爆红网络:超市里这位妈妈带着几分恶毒的语气打电话给女儿催生孩子,一个内心无比焦虑的妈妈形象就这么真实地呈现在了大众的面前。 中国式的父母总是操心太多,从孩子的衣食起居到学习成绩,从孩子的婚恋对象到生不生孩子,总有操不完的心,管不完的事儿。 孩子的这些事究竟该不该管?哪些事该管那些事不该管?心理专家为你解读家庭中的边界,父母需要一种什么的态度去建立边界,孩子如何通过独立捍卫自己的边界? ☆边界不清的表现 1、控制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总是希望孩子按照自己设计的人生轨迹发展,小心翼翼的按照自己的经验与模式去安排孩子的生活与学习。 孩子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家长就像编写程序一样写入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并且期望获得自己预想的运算结果。一旦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有偏差,家长的焦虑感就出现了。他们总是害怕孩子犯错,害怕孩子走弯路,因为犯错就是对他这个总设计师的一种否定。控制孩子的人生是让自己的人生不再失控,不让自己的希望落空。 当孩子情窦初开时,家长怕耽误孩子学习而阻止孩子与异性交往;当孩子成年后马上催促孩子结婚生子。孩子在青春年少时从没感受到浪漫爱情的滋味,也没学会如何与异性交往,成年后父母却急不可耐的让他们进入婚姻生活。 你的婚姻你不能做主,你要找一个让我满意的对象,否则我就一哭二闹三上吊,让你必须顾及我对你多年的养育之恩,依从我的要求,这样才是我给你设计好的完美人生。潜台词是,你的人生也是我的人生的一部分,你的失败是我无法接受的,那不仅是我的失败,还是对我整个人的否定。 表面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类父母对孩子确实付出了许多,他们省吃俭用供孩子上课外班,牺牲自己的工作休息时间陪着孩子在各种兴趣班中赶场,他们觉得自己欠缺的能力需要在孩子身上去弥补,他们的生活重心就是围着孩子转,他们为孩子的成功而洋洋得意,潜意识却将这种成就归功于自己的付出;他们为孩子的失败而懊恼,潜意识是自己的无能造成的后果,在外面所表现的却是对孩子的苛责与不满。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投射”,当一个父母对孩子有过度的不满时,他实际上是对自己有太多的不满意,对自己有太多的不接纳,他只是将这种不满意与不接纳投射到了孩子身上罢了。 这类现象在由单亲母亲抚养的家庭中更为突出。母亲会摆出一副牺牲者的姿态让孩子甘于这样的控制,如果我不顺着母亲,我就是不孝的,我就会有内疚感。 你看,母亲的人生已经这么凄惨,我要努力让母亲满意,让母亲放心,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要么是极度顺从的乖乖女,要么是极度叛逆视母亲为敌人的逆子,他的内心会有着愤怒与仇恨,我的人生因为你给毁了。 在控制与被控制者之间不断的进行力量的较量,极大的消耗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能量,让控制者在捍卫控制者地位的过程中身心疲惫,让被控制者懦弱无能缺乏生命力量。 图片来源:rf.白癜风要怎么治疗好白癜风医院的最好治疗偏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erbingzx.com/habxw/8458.html
- 上一篇文章: 关于哈尔滨市家庭美德建设的建议和思考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