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崇俊,年10月25日出生于平房区北厂,土生土长的平房人!

■■■■■

年在东轻幼儿园毕业。

后来到新疆一校上小学,三年级转到新疆二校。年上五十五中读初中,年高中毕业于85中学。年11月进东轻厂,做科技情报室编辑,《东轻报》编辑,直到年内退。

他今年60岁,最近他写的《我的家乡-平房》系列文章非常好,还没有完全写完,但子期迫不及待想与大家分享。

(1)平房建筑:平房建筑的亮点_东轻厂的塔楼,尖尖的俄罗斯建筑,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气息呀!文化大楼的大厅和二楼图书馆都是吸引我们的地方。体育场和文化宫都留下我们少年的足迹呀!特别是伟建文化宫还带有二楼座位,像剧院包厢一般,特别洋气呀!就拿新风幼儿园南北园的建筑来说也显得别具一格呀!

’新风厂’办公大楼(东轻厂在我们小的时候叫’新风厂’)

(2)儿时的伙伴:我所在的楼甲门从一楼到三楼,每一层五户人家,一共15户家庭,几乎都是双职工之家。一到晚饭以后。小伙伴都出来了,有左晓滨,小名叫小立。殿华,小樊,小李斌,东海,刘军,海军,肖文汇等等。离我家最近的是小立家——老左家,一天不知道要去几回。再就是老海家,19米套间,有个老太太,我们都叫她窦老,也就是海军的姥姥,夏天谁家被子在外面晒太阳,下雨时,窦姥保证给你收起来!海军的父母都爱看小说,外间屋的大床铺上,随处都能找到小说,我们这些小孩把老海家当做图书馆和阅览室了。我对文学的喜爱和阅读量就是这时候培养起来的!再就是夏天在门前玩溜棒,摔跤,骑马作战,捉迷藏...,不到黑天不回家呀!现在想一想,小学上午上学,下午自由活动或去学习小组。比现在的孩子快乐多了!有时候就在外边疯跑,有的说,咱们往南厂子跑哇?我们就掐表跑一大圈,看谁最先回来啊!要么就去体育场玩,夏天热闹,人多!有学自行车的;跑步,散步,踢球的,打羽毛球的...可谓老少咸宜,自觉自愿参加各种活动。冬天就是滑冰场,晶莹剔透的冰面上,滑速滑的,打冰球的,滑花样的,可热闹了!体育场东南角有一个冰刀鞋的借还处,用通行证,一小时,不是一毛钱,就是五分钱,记不太清了!夏季的楼门前的灯光球场,灯火辉煌,大人小孩拿着凳子,看各个车间的篮球比赛:球星的名字耳熟能详——大战,大江,王民信,张同滨,侯玉海,高立英,比比皆是...文艺舞台上,赵化川,滕旭,张延平大伙都耳熟能详啊!火热的生活,激情燃烧的岁月,叫人难以忘怀呀...

(3)小时候07楼的新华书店:小时候有事没事总爱去07楼的那个不太大的新华书店,门前有个三阶水泥台的台阶。尤其是过年前大人小孩也都爱去书店逛一逛:一进门热气扑面而来,各种年画悬挂在头上:有大胖娃娃人物骑着大金鱼的,有一个小朋友点鞭炮,另外几个小孩捂着耳朵离得远远的生动画面,特别生动。真可谓栩栩如生啊...我们爱从最左边的柜台慢慢地挪动着步伐,一点一点地一直浏览着各种小人书和长篇小说。金敬迈的《欧阳海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等...小人书有《雷锋的故事》。真是数不胜数哇!那时小孩子没钱买不起,只能站在柜台旁一看就是半天才恋恋不舍地走开呀...这个温暖充满着文学气息的新华书店不知道接待过多少爱书的读者...

新疆二校△

(4)地六和地九门市部:小时候最常去的商店就是地六和地九门市部了。先说地六门市部,简称六门。门前有块空地,一个东西走向的浅黄色的简易砖房,正门在右侧,一进门,正对面是买肉组,一斤肉大约六七毛钱,女营业员手拿割肉刀不停地扛着...进门的右侧是卖糕点的组,玻璃柜台有长白糕,炉果等等。东侧是烟酒茶组和酒水组。进门的左手边是水果组,大鸭梨在玻璃窗的阳光照射下显得熠熠生辉。再往里就是布匹组了。九门更小,小朋友们都熟悉商品的的位置,我就不啰嗦了。最后说说卖冰棍的老奶奶。那时候,夏天天热爸妈说拿个饭盒,去买几根冰棍那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印象深刻的是卖冰棍的老奶奶,穿的白服,在俱乐部门前,六门和九门门前都有卖冰棍奶奶,特别是当她们打开圆壶松木塞子的那一刹那:内壶胆发出嗡嗡响声...这犹如世界上最动听的快乐歌声!

原第九小商店,曾经还叫过’地久’的小房子,在几年前已被拆掉了

l06楼

(5)平房那些年的美食:现在回想起来这些门市,饭店布局非常合理,照顾到居民区的分布和使用。地九门市和饭店周围是体育场,俱乐部,新疆二小学校,又是同往地八,二食堂的必经之路和职工上下班要道啊!那时候的地九,卖的烟酒糖茶,酱油,醋等对附近居民生活帮助极大的!地久饭店里有四五张小桌,一进门的左边是玻璃厨窗,对面是开票的地方,当然有时会有点变化。里边的主食有油饼,水饺,米饭,油条,豆浆以及各种炒菜。记得家里来亲戚,早晨要起早去排队买豆浆油条,一买就二三斤,气的后面排队的直嘟囔,嫌买的太多了啦!老贸易东侧有个啤酒屋,不太大,进门左边的最西侧卖散啤酒,用塑料袋装或罐头瓶子,卖粉肠等熟食,小屋里放了四五个火车座椅,高高的椅背,挺有私密性和不一样的格调哇!那鲜亮的啤酒从白钢的水嘴里哗哗地流出...馋的人直咽口呀...满屋充满着肉食和啤酒的芳香,令人流连忘返......新疆商场则是平房最大的百货商店,最吸引小孩子的地方是买玩具的柜台和文体部,乐器有二胡,中沅,口琴,手风琴,笛子,..体育用品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拍,羽毛球拍和球等等,真可谓玲琅满目,目不暇接..让小朋友纠缠家长就是不再走了啦!多可怜的家长和小朋友哇!

照片上的小平房,是原来第九和第九小饭店

(6)火炕楼:现在的东轻家园,火炕楼旧址六十年代是一片果园,去果园偷果是孩童时期最淘气最快乐的事啊!穿过铁丝网,心里紧张的直跳,怕看果园的老头抓住,看着一个个的大沙果,在眼前晃动,垂涎欲滴,摘果子往背心里塞,然后仓皇出逃...俱乐部东侧是一片树林,中间被上下班的人踩出一条人行小道,一到冬天我们就去那里打爬犁...医院门诊南侧的那片树林,郁郁葱葱,是当时青年男女谈恋爱的好去处...医院门诊部小朋友谁没去过呀?接种育苗,打针开药,小孩子惧怕打针的哭声响彻在走廊里...五官科里王京的妈妈,年轻漂亮,高高大大的模样,头上戴着照耳朵的灯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原火炕楼

(7)我心爱的冲锋枪:小朋友们谁不喜爱玩具呀!新疆商场的玩具柜台前经常挤满小朋友,玲琅满目的大大小小的玩具吸引着孩子们的那渴望的眼神...老电影《秘密图纸》有一个小汽车,玩具车,我们小朋友喜欢的不得了呀!在商场柜台的玻璃板下,看看玩具小汽车是最快乐的奢望:那里边要是我坐在里边,有多幸福哇!嘀嘀,么么,我想象着假如我就是个小司机,按着喇叭:“嘀嘀”“么么么”...有多神奇,多神气呀!有一把自己的玩具冲锋枪,装上电池,一勾动枪机,就会喷发出红红的火蛇...我和爸爸妈妈说过多次要买个冲锋枪,爸妈说太贵了!35元几乎是我父亲半个月的工资,我爸的工资是近80元每月。一天我回到家了,我爸爸高兴的对我说,你猜我给你买什么了?我摇摇头,说不知道!爸爸这时候转身拿出一把盼望已久的宝贝——心爱的的大充电玩具冲锋枪!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我接过心爱的大宝贝,勾动枪的扳机,一股火舌喷发出来...。第三天我拿着这把新宝贝出去显摆,这时候一委的一群男孩子,过来要看看,不由分说我的宝贝新枪就被这群野孩子抢跑了!我也不认识他们呀,我哭着回到了家!伤心,后悔,我失去了心爱的冲锋枪!...

原新疆商场

(8)新风俱乐部:自从有了电视、电脑和手机,人们去公共场所,剧场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嘛!可是六十年代,除了家里的收音机以外,新风俱乐部,后改名为东轻文化宫却是我心中的“圣殿”——高雅的艺术殿堂!开演前熙熙攘攘的人流,鱼贯似的拥向俱乐部大门,壁垒森严,检票员一脸严肃的表情,即使有门票我也会紧张啊!走进剧场按单双号找座位也不容易呀,好像全场的人都盯着你似的,落座后没打铃声之前,我习惯的打量剧场的屋顶圆形灯具,它周围是五角星剧场东侧两个门,西侧也有两个门,门楣上安全灯和侧墙壁的壁灯发出乳黄色和浅绿色的微弱灯光,特别是俱乐部的墙壁是用泥縮造成凹凸不平的墙面,外国的皇家宫殿就是这样的吧?...再往后面的上方看一看放映室的六个黑洞洞的窗口,我想象不出里面究竟有什么魔术师在搞什么魔术?...最后把目光久久盯着那个紫色深红的大幕,她不住地飘动...一股一股地像手风琴的风音箱,折叠成一段一段的...我不知道舞台上究竟会发生什么事了?只能盼望着她早点揭开神秘的紫深红色的幕布!铃声终于响了,三遍...好激动啊!剧场内的灯光渐渐黑了下来,放映室的窗口两条篮白色光柱直扑向舞台的银幕......每当家里来了客人,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拉上人家去俱乐部看一场戏剧或电影!...然后自豪感十足地问人家:“怎么样啊?”电影院好不好哇?...有时候跟农村的小伙伴介绍剧场的座位数有一千多呀!平房区有三个这样的影剧院:新风俱乐部,伟建俱乐部和东安文化宫。

’新风厂’俱乐部、’东轻’退休活动中心、’哈飞’文化宫

(9)磨剪子抢菜刀蹦爆米花啊:小时候,在房前楼后走街串巷声声幺呼:“磨剪子来嗨,...抢菜刀...”会见到一位干干瘦瘦的老人,他弓着背,肩膀上扛着磨剪子,抢菜刀的长条木头櫈子,用他那疮桑的声音高声喊出:“磨剪子来嗨!...抢菜刀...!”居民区楼里的家家户户的窗户内外飘荡着_这声声生活的呐喊...。许多家庭主妇都纷纷寻声而来...。在楼门前有一块方形空地,俗称方块地,总能见到一个蹦爆米花的:一个黑黑葫芦形的崩锅,侧躺在地上,手摇转一圈圈的蹦锅不停地转动着...不知道过了多久,只见老爷爷或老大娘把停下手摇把柄,把崩锅的锅口朝向一个大木头笼子,这时排队等着蹦爆米花的小朋友都捂上耳朵..只听一声“乓...”,一股散发着苞米味道的浓浓白烟,腾空而起...!一锅爆米花就这样蹦出来了!我们小朋友都每时每刻数着前面的玉米袋子,看看啥时候能轮到我们自己能蹦上爆米花!那甜甜蜜蜜的爆米花是这个世界上最好吃的小食品!磨剪子啦...!抢菜刀...!还有夏天走街串巷理发师手拿铁制一划一划地发出嗡嗡响的叫剪头_嗡子吗?难忘的蹦爆米花!你---还记得吗?...“磨剪子来嗨...”“抢菜刀...”“嗡嗡...剪头发啦...”这声声吆喝并同那个难以忘怀的岁月留在我们小朋友的记忆里了!

(10)三个食堂、理发厅、春风浴池:在厂办公楼左门的北侧有一片小树林,新风一食堂,也叫厂内食堂,是为白班职工服务的午间吃饭的地方。一楼原是干部食堂,二楼是工人吃饭的大食堂。七十年代,食堂做的面包闻名遐迩,听说是专门派人出去学的!每逢佳节有职工买回家给孩子吃或者送给亲戚当做礼物呀!大概是--年小树林没了,一食堂变成东轻历史展览馆了。厂内食堂搬到了原来消防队旧址的地方。厂外食堂就是二食堂,在邮局和08楼相邻处,距离01楼独身大院米的地方。年二食堂被新建的住宅楼楼所取代。三食堂是在楼和楼之间,有一个理发厅,最早的理发厅在俱乐部西侧,现在的楼是原来的老浴池。八十年代初,东轻在火炕楼新疆三道街大道旁,新建了名叫春风浴池,引起哈尔滨市的工会领导的重视并到场祝贺!东轻理发大厅在楼一楼,当年很是红火,一批年轻人身穿酱紫色新衣服上岗给顾客理发,多神气呀!年工厂领导决定扒掉家属区小棚子,修建街心花园和凉亭,建设儿童乐园,建个猴子园,宇宙飞船,荡秋千,儿童飞机...

原春光浴池△

原八十五中学校△

原’新风厂’独身宿舍01楼△

原第九门市部(也通称九门)

未完待续...

小编子期

搬家丨电脑/家电维修丨管道疏通丨保姆家政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光疗对人体有害吗
成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erbingzx.com/habtc/7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