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是偶然的机会,我回家整理“老古董”的时候,又翻到了儿时珍藏的画本。这些画册的作者,是我的二舅爷爷,一个充满知识与智慧,却又平凡而普通的人。他总是戴着一副眼镜,手里拿着一本书,身上总是有很多故事。有时候,他和奶奶一起闲聊,聊家里的琐事,讲山东、讲东北,讲以前清贫的日子。有时候,他讲的是正发生的、新奇的事,讲的是变化的世界。在一个儿童书籍、娱乐和教育资源仍然匮乏的年代,他对我而言,是能激发并满足我所有好奇心的存在。他是长辈,也是老师。儿时,他教了我很多知识,很多道理;现在,我也成了一名老师,反思过去,又学习了很多育人教书的办法。

我们同辈的三个孩子,与舅爷爷见面的机会都不多,然而但凡见面,舅爷爷总是给我们带点儿新奇的玩意儿,陪我们一起在奶奶家的小院儿里玩耍。有一年,奶奶家的房子刚刚修好,舅爷爷来探望奶奶。我们三个孩子围着他,他便给我们出题目,让我们猜答案。我清楚地记得,他问了我们“麻屋子,红帐子,里面坐了个白胖子”说的是什么,不费吹灰之力我们就猜到了是花生豆。然而他又问:“那豆的妈妈是谁?”,我们猜了很久都没有答案,于是他拿出了一颗花生,我们恍然大悟,是“花生豆”呀!他又追问道,那“花的妈妈是谁呀?”得意的我们又陷入了沉思,只能让舅爷爷公布答案:是“妙笔生花”呀!那些很平常的脑筋急转弯,却给了那个时候的我们无比的快乐。然而现在想来,那样一个平常而简单的童年趣事,却让我一直记忆犹新。他的“连环追问”,不禁让我想起高中时背诵过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大概教育小朋友,就是永远不能让他得到满足,永远都吊着他们的胃口吧!

与舅爷爷相见的日子虽少,他给我们留下的问题却很多——都一一写在了他的画册上。他会画两个拎着轻重不同的袋子的孩子,旁边写上一个问题:“壮壮和韩韩,谁拎的东西重?”(壮壮与韩韩是我两个表弟的小名)或者画上一个餐桌,旁边留下:“国庆吃完饭走了,你猜他是左撇子吗?”(国庆是我一位叔叔的名字)又或者画上一个被砍掉一角的餐桌,问道:“桌子还剩下几个角?”这幅图在我之后的数学课上确实帮了我很大的忙。那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一个个有趣的问题,总能让我们产生回答的欲望。一个个抽象的道理,一道道复杂的题目,都在舅爷爷的画册里得到了最好的解释和解答。

第一次看到被解剖的小兔子,第一次摆弄显微镜,第一次认识各种各样的植物,第一次知道“远志”,是一味中药。

小时候看画本,看的是图画,看的是脑筋急转弯,看的是新奇和趣味。现在再重新翻开画本,看的是回忆,看的是舅爷爷对我们的教导,看的是他的人生体悟和智慧。他的画本会反映社会现实,会讽刺社会现象,会体现人生百态,他也会抒发文人情怀,会遥望远方,遥看星空。在他的身上,在一个病理学教授的身上,我看到了他年轻时的拼搏和奋斗,看到了他人生的体悟和对社会的观察,看到了知识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看到了智慧带给他人生境界的改变。

长辈对我们而言,是儿时依恋、撒娇的对象,更是长大后敬重、学习的对象。爷爷奶奶教会我规矩,教会我善良,教会我爱护家人,教会我节俭,教会我踏实勤奋。父亲对我说,实际上家里也没有家风可谈,就是一些很朴素的道理,一直坚持做到就可以了。

在清贫的日子里,坚守自己的本心,在困境中也享受生活。在平凡的生活里,累积深远之智慧,在痛苦的挣扎中,坚守高远之志向。人生若能做到“远志”二字,足矣。

作者简介:

赵雪竹,年华东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毕业,专业八级优秀。同年到哈一中工作,担任道外校区高一十五班班主任,同时承担两个班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工作以来,认真钻研教学理论并探索实践,在年的东北三省三校教学比赛中获优质课奖,在年黑龙江省全国英语能力竞赛中指导的姚雪同学获一等奖。班主任工作尽心尽责,对待学生热情、负责,是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生活中的帮助者。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能虚心学习,虚心求教,认真备课、听课,有热情,热爱教育事业。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工资涨5毛!

来源:哈一中







































北京中科医院坑
白癫风怎么医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erbingzx.com/hably/6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