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各辖区名称的由来
(摄影/徐筵) “哈尔滨”名称的由来 ①由女真语“阿勒锦”译转,是“荣誉”的意思。 ②满语“打鱼泡”或“晒渔网”的意思。(这一说法年出自一个俄国采矿工程师之口,年《哈尔滨指南》和年《滨江尘嚣录》都沿用了此说) ③通古斯语“渡口”说与“船渡场”的意思。(俄国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哈尔滨一词源于通古斯语,含义为船只停泊之地) ④原始语音是“galouwen”,即“哈尔温”,本意是“天鹅”之意,此为现今哈尔滨地名由来的“通说”。 哈尔滨辖9区: 1.道里区↓↓↓ 清代因临江设码头,初名埠头。光绪二十九年(公元年)筑中东铁路经城区,铁道以西称道里,为中东铁路属地。年置埠头区。年更名道里区。 2.道外区↓↓↓ 光绪二十九年筑中东铁路经城区,铁道以东称道外。光绪三十一年置滨江厅。年改滨江县。年分设东、西傅家区。年二区并为道外区。 年,道外区又合并了市区东北部的太平区↓↓↓ 3.南岗区 光绪二十二年(公元年)名秦家岗。因处道里、道外两区南部,地势较高,后称南岗。 4.香坊区↓↓↓ 因清代嘉庆年间出现“线香作坊”而得名。同时,因有田姓人开烧锅,亦称“田家烧锅”。清末,位居今香坊区东部的聚源烧锅,在埠头区(今道里区)设有分号,因香坊地势高于道里,故称香坊为“上号”,道里为“下号”。还因修筑中东铁路,最初测定于香坊预修火车总站,定名哈尔滨站。后来火车总站移至秦家岗(今哈尔滨站),人们又称香坊一带为“老哈尔滨”。 年,香坊区合并了以电机、锅炉、汽轮机三大动力得名的动力区↓↓↓ 5.平房区↓↓↓ 因拉滨线铁路于此设有平房火车站而得名。年,日本军国主义者把平房作为发动细菌战争的重要军事基地,声称“小小的哈尔滨,大大的平房”,并在编制“伪哈尔滨市都邑计划”中,把平房列为哈尔滨的十个“卫星城”之一。年8月,苏联红军接管旧平房镇,年6月撤走。年11月,平房设区级建制,划为哈市郊区,命名为平房区。年,改为市辖城市区至今。 6.松北区↓↓↓ 以在松花江北岸而得名。现为风景名胜最多的一个区。 7.呼兰区↓↓↓ 因境内有呼兰河而得名。呼兰,是满语“忽刺温”的音转,为“烟筒”之意。因境内有呼兰河而得名。呼兰,是满语“忽刺温”的音转,为“烟筒”之意。 8.阿城区↓↓↓ 为“阿勒楚喀城”的简称,以城东阿勒楚喀河(今阿什河)得名。“阿勒楚喀”为满语,意为“黄金”。辽朝天祚帝耶律延禧天庆五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国号大金,定都会宁即今阿城。 9.双城区 嘉庆十九年(年)设双城堡协领衙门,为双城设治之始。宣统元年(年)设双城府。民国二年(年)为双城县。年日寇入侵,立伪双城县公署,归滨江省管。年11月27日光复,成立双城县民主政府,隶属松江省哈南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年成为哈尔滨市辖区之一。 (图片均由徐筵提供)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erbingzx.com/hably/6204.html
- 上一篇文章: 哈尔滨市科技服务业协会2015年年会暨第
- 下一篇文章: 哈尔滨九大区名字由来,你知道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