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银行基于业务系统可用性数字化转型实
来源:鑫智奖第四届中小金融机构数智化转型优秀案例评选 获奖单位:哈尔滨银行 荣获奖项:专家好评TOP10优秀案例 一、项目背景及目标 数字经济建设已经成为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年初,人民银行及银保监会先后发布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年)》与《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指导和推动金融行业全面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发展将深刻改变金融行业竞争格局,中小银行必须牢牢把握数字经济的机遇,顺势而为,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然而,中小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特别是监管机构制定了《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和《《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对业务系统可用性管理和连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策略,建立从研发、测试、运维一体化数字化管理框架,在业务系统可用性数字化转型落地实践过程中形成闭环管理,不断提高业务系统可用性和连续性,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必须牢牢把握数字经济的机遇,顺势而为,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 二、创新点 依据ITIL和DevOps管理方法论,依托于现有的最新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并结合我行多年在数字化建设实践,通过投产变更管理、配置管理、监控管理、应急管理、科技服务台管理等流程,有效控制“开发、测试、运维一体化”过程风险,利用业务可用性监控工具和人工智能分析技术,保障业务系统可用性和连续性,系统持续稳定运行。在此基础上,本项目主要从如下五个方面提出一套全面、动态、可实施的研发运维管理框架,并就服务创新与业务系统稳定运行进行详细论证和阐述。 1、将ITIL和DevOps管理方法论有效融合:结合哈尔滨银行运维管理和可用性管理实践,将理论有效融合,识别需求、设计、研发、测试、运维过程中关键风险控制因素,特别是非功能需求的风险识别与控制,建立从研发、测试、运维一体化数字化管理框架,将人工日常变更、配置、巡检、监控、应急等工作,落地在运维服务管理平台工具上,实现“工业化”组件的风险管控模式,同时将应急处置实现标准化与自动化,实现业务系统可持续安全稳定运行; 2、加强投产变更风险控制:在应用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建立投产变更评审技术规范,特别是非功能需求的关键控制点,加强对信创类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技术的评审,识别评审过程中的技术与管理风险,在投产上线前完成风险改进,将风险控制住可接受范围; 3、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总结了智能化运维的主要目标场景、关键技术和底层算法,并给出了落地先后顺序和优先级。主要研究内容“自适应异常检测”和“智能多维分析”就是依照此方法论,确定其智能化运维关键技术和底层算法路线,对关键技术进行突破:如异常检测系统中基于深度学习的普适动态基带、基于集成学习的按反馈自我容错和修复、基于迁移学多指标适配、指标巨变适配;智能多维分析中的决策树影响分析法、基于历史数据的AB测试等等,通过智能化运维逐一解决智能报警、根因分析、智能预警、排障预演等传统运维无法解决的运维难题。 4、业务可用性管理:在现有哈尔滨银行基础设备监控基础上,识别重要业务系统及业务的关键路径,采用自动巡检、关键指标监控等方式管控业务风险,在出现重要事件时,通过自动化处置工具进行快速处置,减少对外服务中断时间,有效控制业务风险,确保业务系统持续稳定高效运行。 5、线上服务直通车技术平台应用:建立哈尔滨银行集团公司科技服务目录,将科技服务下沉到总分行业务一线,和客服中心、消保部门业务联动,利用企业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erbingzx.com/hably/15902.html
- 上一篇文章: 哈尔滨银行资产增速逆行,盈利能力承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