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中,被中央巡视组点名省会城市作用发挥不够的两个副省级城市——南京和哈尔滨,其巡视整改进展情况日前公布在了中纪委网站上。

南京首位度倒数第二

中纪委网站近日公布的《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下称《通报》)显示,关于对南京省会城市功能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江苏省委将指导南京市充分发挥位于“一带一路”交汇点和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叠加区的区位优势,抓住国家将南京定位为特大城市的重大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发展理念,提高目标定位,完善发展思路和政策举措,加快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

作为第二经济大省江苏的省会,南京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仅为13.6%,在全国各省会城市中仅高于济南,位居倒数第二位。

在科教资源方面,南京、大学云集,在去年9月份公布的全国双一流名单中,南京仅次于“教育第一城”的北京(29所)和国际大都市上海(13所),以12所排名全国第三,在校大学生超过70万人。

但坐拥这么多科教优势,南京并没有很好地打通高端生产要素和现代产业发展之间的环节,在高新企业数量等指标方面还不如武汉、成都等中西部城市。数据显示,去年南京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只有家,目前累计家。与中西部的武汉(家)、成都(家)都有不小的距离。

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田伯平对第一财经分析,一个城市的创新活力取决于当地的市场机制、社会文化、创新资源和政府政策扶持等几个方面。南京的高教实力仅次于京沪位列第三。大学同创新有关联,但大学仅仅是创新的源泉和种子,并不能直接等同于创新。

相比同处长三角地区的杭州,南京尽管在城区人口规模、科教医疗等公共资源方面占据明显优势,但在产业发展方面逊色不少。尤其是近几年杭州以信息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高速发展,吸引了大量人才涌入。

根据前述《通报》,江苏省委对南京市省会城市功能作用发挥不够问题的整改措施包括:一是大力推动南京建设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把南京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放到全省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中来谋划,修编完善全省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航道、航空建设规划,聚焦提升南京枢纽地位,加快推进高铁南京北站和北沿江、宁淮、宁宣(黄)、宁扬、宁马等铁路建设,着力打造“米”字型高速铁路网。

同时,加快推进过江通道建设,打通江北新区建设发展的交通瓶颈制约;推动全省港口资源整合,加快发展水铁联运、江海联运等多式联运,加快南京长江航运物流中心建设;以南京禄口机场为龙头,整合全省机场资源组建东部机场集团,加快开拓国际航线,推进航空物流相关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提升南京禄口机场的国际化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

对于南京而言,加快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有利于扬子江城市群和南京大都市圈的建设,进一步发挥南京的资源集聚能力和辐射引领功能,不断提升南京的城市首位度。

今年10月8日,加快推进江苏高铁建设暨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开工动员会在江苏常州召开。南沿江城际铁路自京沪高铁南京南站的宁安场,途经南京江宁区,镇江句容市,常州金坛区、武进区和经济开发区,无锡江阴市,苏州张家港市、常熟和太仓等11个县市(区),终至在建的沪通铁路(上海-南通)太仓站。

太仓市一位相关官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沿线的太仓、常熟、张家港、江阴等经济强县(市)将一举进入高铁时代,融入沪宁1小时高铁圈。高铁的开建,将使得南京、上海的高端要素更好地服务于这些经济强县的转型升级发展。

今年9月15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有限公司更名为东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并正式挂牌成立,注册资本在原有75亿元的基础上逐步增资到亿元。通过组建东部机场集团,有效整合机场发展资源,有利于实现江苏省机场统一规划、统筹布局、协调发展,提升航空运输服务能力,补齐民航发展短板,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其次,江苏省委的整改措施提出,将支持南京创新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全省资源,积极协调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大力支持南京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大力推动紫金山实验室建设,协调推动未来网络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开展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努力解决科技创新成果“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支持南京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地标;支持南京江北新区建设发展,大力推进各类创新载体、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集聚高端发展要素。

第三是江苏省委专题研究南京发展的重大问题。南京市委、市政府已经梳理上报需要省级层面协调解决的重大事项,省委明确由常务副省长牵头做好具体协调推动工作,省委常委会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

同时,《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所附的《中共南京市委关于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提到,南京市委专门召开务虚会,围绕“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主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切实提升经济创新、资源组织、示范引领、产业支撑、链接辐射、服务保障六个方面能力,着手研究制订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的文件。

在产业方面,南京出台《加快推进全市主导产业优化升级的意见》,确立“4+4+1”主导产业体系,即新型电子信息、绿色智能汽车、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新材料四大先进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和科技服务、文旅健康、现代物流与高端商务商贸等四大现代服务业,以及人工智能等一批未来产业。

哈尔滨:着力解决发展站位不高问题

针对哈尔滨市“省会城市龙头作用发挥不够充分”问题,《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提出的整改进展情况包括:“加强对哈尔滨市的领导,省委坚持把省会城市建设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打造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一小时、两小时经济圈,加快推动哈尔滨火车站改造和哈佳、哈牡等铁路建设,增强哈尔滨辐射带动作用。”

同时,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俄博览会,积极推动哈尔滨与俄罗斯、深圳等地开展全方位交流合作,全力支持哈尔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认真落实《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加快形成哈长城市群联动发展格局。加快哈尔滨新区建设,全面启动利民开发区托管交接工作,复制推广自贸区69项改革试点经验,加快新区产业项目建设。出台了哈尔滨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开工建设城乡路至机场高速的高架桥等项目。

《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所附的《中共哈尔滨市委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指出,哈尔滨要着力解决推进发展站位不高的问题。一是加强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顶层设计。《哈尔滨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形成初稿,启动了《哈尔滨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计划年底前完成。

二是完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快哈尔滨火车站改造项目建设,预计年底前完成主站房建设工程;哈佳铁路已开通;哈牡客专已进入收尾工程,预计年内开通。有序推进太平国际机场T2航站楼第二阶段建设。三是加快发展综合跨境运输体系。推进北美货运航线项目,洛杉矶—哈尔滨货运包机实现首航。

同时,哈尔滨着力解决省会城市定位、功能和规划不够的问题。一是召开市政府专题会议,对照省委、省政府明确的省会城市建设任务,逐项梳理,明确责任部门,细化工作标准和任务目标。

二是围绕把哈尔滨打造成“五大基地”的产业定位和“四个城市”的功能定位,研究编制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明晰了产业发展定位和布局。

三是扎实推动省委、省政府明确的10个方面目标任务和9个方面重点工程,各项任务启动率达到了%,部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四是加快推进转方式调结构。认真落实《促进工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引导企业深度对接市场需求,推动产品升级换代。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工大机器人集团、光宇电源等31家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五是积极抢抓重大政策机遇。8月份以来,围绕国家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和加快东北振兴等政策,积极谋划储备重大项目个,获得第二批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预算内配套资金1.95亿元。

在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推进新型产业发展方面,哈尔滨的潜力仍有待挖掘。资料显示,哈尔滨拥有51所高等院校、个科研机构、个省部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名两院院士、4.64万名科技研发人员及60万在校大学生。同时,邻居俄罗斯,是全球科技强国之一,走在了世界科技的前沿,在创新方面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哈尔滨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在对俄科技合作方面也有很明显的区位优势。

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方面,去年哈尔滨高企总数达到户。从纵向看,哈尔滨高新技术企业增长势头良好;从横向看,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哈尔滨存在的差距仍很大。

哈尔滨市科技局局长李志杰近日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说,哈尔滨的科技实力很强,但是产业竞争力比较弱。怎么把雄厚的科技实力转化为生产力,这是哈尔滨当前最大的短板。“未来还是应该从自身查找问题,寻求思想理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比如同样一个问题,看看人家是怎么考虑怎么想的,我们怎么做才能够进一步释放活力。”

他告诉记者,在科技创新方面,哈尔滨在东北地区、东北亚地区的科技资源优势十分明显,此外又有对俄科技合作的体系和基础。未来将通过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把哈尔滨打造成为东北亚地区的创新高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erbingzx.com/habbk/14732.html